[实用新型]汽车防撞梁及其成型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63391.9 | 申请日: | 2020-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65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白玉伟;段永彬;刘志雷;王智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B29C70/34;B29C70/54;B29C33/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魏笑 |
| 地址: | 05009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防撞梁 及其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防撞梁及其成型模具,属于汽车防护技术领域,该汽车防撞梁包括由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制成的梁体,所述梁体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位于所述梁体在其长度方向的中部区域,所述梁体中部区域适于对应汽车正面碰撞区域,所述空腔内设有吸能缓冲层,所述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该成型模具还包括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位于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用于成型梁体内的空腔。旨在解决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汽车防撞梁在控制成本及保证轻量性时导致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防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防撞梁及其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防撞梁是用来在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传统汽车防撞梁通常都是用高强度钢材,随着汽车的轻量化发展,越来越多的轻质材料开始被应用于汽车防撞梁的制造。作为轻质材料,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好,比强度约是普通钢的5~7倍,比模量约是普通钢的3~4倍,具有抗冲击性好、耐腐蚀性强、密度低等优点,因此很多追求轻量化设计的汽车采用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制造的防撞梁。目前常见的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防撞梁是由单层或多层碳纤维布通过树脂传递模塑技术制成,其厚度通过增减碳纤维布层数来控制,为了控制成本和保证轻量性,该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防撞梁一般厚度较薄,当汽车高速行驶撞向尖锐物体时,容易被瞬间刺穿,对汽车驾驶员和汽车的保护作用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防撞梁及其成型模具,旨在解决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汽车防撞梁在控制成本及保证轻量性时导致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防撞梁,包括由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制成的梁体,所述梁体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位于所述梁体在其长度方向的中部区域,所述梁体中部区域适于对应汽车正面碰撞区域,所述空腔内设有吸能缓冲层。
作为本申请对前一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梁体内的空腔沿汽车正面碰撞方向间隔层叠布置。
作为本申请对前一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梁体内的空腔为2-4个。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吸能缓冲层为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吸能缓冲层内设有沿汽车正面碰撞方向层叠布置的纤维布。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梁体两端有适于和汽车安装的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成型模具还包括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位于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用于成型梁体内的空腔。
作为本申请对前一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挤压块至少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防撞梁及其成型模具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梁体内部设有空腔,空腔位于梁体在其长度方向的中部区域,梁体中部区域适于对应汽车正面碰撞区域,空腔内设有吸能缓冲层,由于内置吸能缓冲层的空腔只设置在梁体的部分区域,且空腔在不增加梁体所使用的材料的前提下增加了梁体的厚度,增加了碰撞缓冲距离,在控制成本保证轻量性前提下提升了安全性能。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吸能缓冲层能在正面碰撞区域起到吸能缓冲作用,阻碍碰撞物侵入汽车本体,对汽车驾驶员和汽车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成型模具还包括用于成型汽车防撞梁的梁体内的空腔的挤压块,该模具通过挤压成型梁体,其挤压块可以在压制成型过程中制出梁体内的空腔,空腔适于设置吸能缓冲层,梁体在吸能缓冲层所处区域发生碰撞时,吸能缓冲层有吸能缓冲作用,阻碍碰撞物侵入汽车本体,对汽车驾驶员和汽车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633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