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纳米活性碳酸钙加工沉淀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63106.3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69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罗圣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丰县兴泰塑胶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F11/18 | 分类号: | C01F11/18;B82Y30/00;B82Y40/00;B01D21/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15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活性 碳酸钙 加工 沉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米活性碳酸钙加工沉淀装置,包括处理箱,处理箱的顶部活动套设有盖板,第一通槽的内腔中滑动穿插连接有套筒,套筒外壁的顶部开设有外螺纹,套筒的顶部螺纹套接有限位环,套筒外壁的底部固定套接有浮板,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测量杆,测量杆外壁的底部开设有刻度线,套筒的顶部螺纹套接有螺纹盖。本实用新型利用套筒和测量杆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螺纹转动测量杆,使得测量杆向着沉淀物的内部进行刺入,直至测量杆的底端与处理箱内壁的底端相接触,然后通过对刻度线进行观察,从而便于对测量杆暴露出的长度进行把握,也就便于对沉淀的深度进行测量,便于对反应的程度进行更好的把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淀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活性碳酸钙加工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纳米碳酸钙又称超微细碳酸钙。标准的名称即超细碳酸钙。纳米碳酸钙应用最成熟的行业是塑料工业主要应用于高档塑料制品,纳米碳酸钙是目前高聚物基复合材料中用量最大的无机填料,增加制品体积、降低成本,提高物理性能,如白度、耐热性、消光性、阻燃性、尺寸稳定性,也可以改善加工性能,如调节粘度、流变性能、流化性能,纳米碳酸钙除起填充剂的作用外,同时也对材料起补强或半补强作用。
目前,纳米碳酸钙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分散剂,将悬浮的杂质清理出来,再经过沉淀,然后再通过二氧化碳进行碳化工艺加工,而现有技术中,纳米碳酸钙生产用沉淀装置,不能对纳米碳酸钙沉淀的深度进行测量,也就不便对反应的情况进行预估,也就不便工作人员更加灵活的对碳酸钙沉淀的量进行把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活性碳酸钙加工沉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活性碳酸钙加工沉淀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顶部活动套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内腔中滑动穿插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外壁的顶部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筒的顶部螺纹套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处理箱的上方,所述套筒外壁的底部固定套接有浮板,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测量杆,所述测量杆外壁的底部开设有刻度线,所述套筒的底部开设有圆孔,所述测量杆与圆孔的内腔滑动穿插连接,所述套筒的顶部螺纹套接有螺纹盖,所述测量杆外壁的顶部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测量杆与螺纹盖螺纹穿插连接。
优选的,所述测量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壁与套筒的内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正面的一侧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内壁固定套接有透明板,所述透明板位于套筒的正面。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内腔中固定套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内部套设有过滤筒。
优选的,所述过滤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呈L字型。
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架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限位框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与卡槽的内腔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底部固定穿插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处理箱底端的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套筒和测量杆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螺纹转动测量杆,使得测量杆向着沉淀物的内部进行刺入,直至测量杆的底端与处理箱内壁的底端相接触,然后通过对刻度线进行观察,从而便于对测量杆暴露出的长度进行把握,也就便于对沉淀的深度进行测量,便于对反应的程度进行更好的把握;
(2)本实用新型利用测量杆和固定环相配合的设置方式,测量杆在套筒的内腔中进行运动中,会带动固定环一起进行运动,通过固定环外壁与套筒内壁的贴合,从而便于对测量杆的支撑进行限位,使得测量杆的运动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丰县兴泰塑胶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永丰县兴泰塑胶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631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速器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客车电子后视镜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