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解决迷宫结构中线缆有序出入的X射线屏蔽房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62760.2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61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赵敏;王涛;徐元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诚鑫辐射防护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8 | 分类号: | H02G3/08;G21F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地址: | 2142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迷宫 结构 线缆 有序 出入 射线 屏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解决迷宫结构中线缆有序出入的X射线屏蔽房,射线屏蔽房本体上设有若干穿线孔,穿线孔处设有迷宫盖,射线屏蔽房本体外侧固定设有两根迷宫挡板,迷宫盖盖在穿线孔和迷宫挡板上,迷宫挡板位于穿线孔下方,两根迷宫挡板水平布置,迷宫挡板分为上迷宫挡板和下迷宫挡板,迷宫盖有两侧边分别为一号侧边和二号侧边,迷宫盖底面位于射线屏蔽房本体一侧设有穿出槽。本实用新型中将迷宫挡板固定在射线屏蔽房本体外壁,迷宫挡板和迷宫盖分开设置,即使迷宫盖打开后,电缆也不会掉落,不会凌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辐射防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决迷宫结构中线缆有序出入的X射线屏蔽房。
背景技术
辐射科研的持续研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是一旦发生泄露事故则会对作业人员的身体机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从医学角度上讲,人体吸收辐射能量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主要是引起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心悸、白血球变化,以及损伤眼睛、引发白内障等。出于防护目的,屏蔽在我们的科研、生产中无处不在。由于屏蔽室集成了大量电气设备,杂乱的线路会使得空间利用率降低并且影响后期的检修,利用有限的空间在其内部的进行合理的线路布局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实用新型了屏蔽房迷宫结构,但现有技术中的迷宫挡板和迷宫盖为一整体 ,打开迷宫盖板时,穿线孔中的电缆会随之掉落,变的凌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迷宫结构中线缆有序出入的X射线屏蔽房。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将迷宫挡板固定在射线屏蔽房本体外壁,迷宫挡板和迷宫盖分开设置,即使迷宫盖打开后,电缆也不会掉落,不会凌乱。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解决迷宫结构中线缆有序出入的X射线屏蔽房,包括射线屏蔽房本体,射线屏蔽房本体上设有若干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处设有迷宫盖,射线屏蔽房本体外壁固定设有两根迷宫挡板,迷宫盖盖在穿线孔和迷宫挡板上,迷宫挡板位于穿线孔下方,两根迷宫挡板水平布置,迷宫挡板分为上迷宫挡板和下迷宫挡板,迷宫盖有两侧边分别为一号侧边和二号侧边,上迷宫挡板和一端和一号侧边接触、另一边和二号侧边存在间距,下迷宫挡板一端和二号侧边接触、另一端和一号侧边存在间距,上迷宫挡板和下迷宫挡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存在重合区域,迷宫盖底面位于射线屏蔽房本体一侧设有穿出槽,穿出槽位于下迷宫挡板和一号侧边的间距之间。将迷宫挡板固定在射线屏蔽房本体外壁,迷宫挡板和迷宫盖分开设置,即使迷宫盖打开后,电缆也不会掉落,不会凌乱。
进一步地,上迷宫挡板和下迷宫挡板之间设有设有若干挡线柱。挡线柱进一步将电缆限制,更不易凌乱。
进一步地,上迷宫挡板上设有若干通孔,下迷宫挡板上设有若干螺纹沉孔,挡线柱底部设有外螺纹,挡线柱穿过通孔和螺纹沉孔螺纹旋接。挡线柱能够插拔,可以在电缆全部布置完成后再插入挡线柱将电缆限位,无需将一根根电缆穿过档线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1.本实用新型中将迷宫挡板固定在射线屏蔽房本体外壁,迷宫挡板和迷宫盖分开设置,即使迷宫盖打开后,电缆也不会掉落,不会凌乱。
2、本实用新型中挡线柱进一步将电缆限制,更不易凌乱,且可以在电缆全部布置完成后再插入挡线柱将电缆限位,无需将一根根电缆穿过档线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迷宫盖顶面去掉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诚鑫辐射防护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诚鑫辐射防护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627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