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盖铸造抛丸设备的定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60123.1 | 申请日: | 2020-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5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胡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全椒县高强铸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7/06 | 分类号: | C21D7/06;B24C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9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铸造 抛丸 设备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盖铸造抛丸设备的定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固接伺服电机底面,所述伺服电机顶面转动连接转轴,所述转轴颈部套接轴承,所述轴承内嵌于托盘中心,所述转轴顶端固接转盘底面。所述伺服电机顶面边缘固接液压缸底端,所述液压缸顶端活动连接伸缩臂,所述伸缩臂顶端固接定位夹具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无需人工操作,避免工人受伤,同时在伺服电机、转轴、转盘和定位夹具的作用下可以调整定位夹具的夹持区域,保证轴承盖能够进行更全面的抛丸处理,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盖铸造抛丸设备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抛丸是一种机械表面处理工艺的名称,抛丸强化就是利用高速运动的弹丸流连续冲击工件表面,从而提高零件疲劳断裂抗力,防止疲劳失效、塑性变形、脆断,提高疲劳寿命,在机械设备和零部件的制造过程中抛丸机能对其表面施以强力抛丸,除掉其上的锈层、焊渣及氧化皮,使之获得均匀一致的金属光泽,以提高机械设备和零部件的涂饰质量与防腐效果。
现有技术在对轴承盖进行抛丸处理中,往往使用夹具对轴承盖进行定位,然而被夹具夹住的区域无法进行抛丸作业,需要人工调整夹持区域,如此操作不仅加工效率低下,而且员工容易被抛丸机伤到。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轴承盖铸造抛丸设备的定位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盖铸造抛丸设备的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盖铸造抛丸设备的定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固接伺服电机底面,所述伺服电机顶面转动连接转轴,所述转轴颈部套接轴承,所述轴承内嵌于托盘中心,所述转轴顶端固接转盘底面;
所述伺服电机顶面边缘固接液压缸底端,所述液压缸顶端活动连接伸缩臂,所述伸缩臂顶端固接定位夹具底部,所述定位夹具包括滑套,所述滑套内圈滑动连接大轴承外圈,所述大轴承内圈过盈配合转轴中部;所述滑套外侧固接三个从动杆,所述从动杆末端固接夹持臂底部,所述夹持臂中部开有销孔,所述销孔铰接销棒一端,所述销棒另一端固接托盘侧壁边缘,所述夹持臂顶部铰接夹头,所述夹头内侧固接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托盘边缘开有滚槽,所述滚槽活动连接若干滚珠底部,所述滚珠顶部转动连接转盘底面。
优选的,三个所述从动杆分别固接于滑套外侧三等分处,所述从动杆的长度大于托盘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夹持臂和夹头连接处贯穿有销钉,所述销钉两端固接夹持臂顶部侧壁,所述销钉中部转动连接夹头固定端。
优选的,所述缓冲垫中部开有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无需人工操作,避免工人受伤,同时在伺服电机、转轴、转盘和定位夹具的作用下可以调整定位夹具的夹持区域,保证轴承盖能够进行更全面的抛丸处理,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上料座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伺服电机、3转轴、4轴承、5托盘、50滚槽、51滚珠、6转盘、7定位夹具:70夹头、700缓冲垫、71夹持臂、710销钉、72销孔、73销棒、74从动杆、75滑套、76大轴承;8液压缸、9伸缩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全椒县高强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全椒县高强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601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裁床激光部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鼻电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