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配式耗能阻尼墙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58820.3 | 申请日: | 2020-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52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南;樊龙;白伟;韩振;聂鑫鑫;周博;马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雄安绿研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1/98;E04H9/0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郭明月 |
| 地址: | 071700 河北省保定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耗能 阻尼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耗能阻尼墙,涉及建筑耗能结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剪力墙、耗能钢板件、第二剪力墙及其顶部和底部的主梁,中部设有耗能阻尼构件的耗能钢板件通过连接件与第一剪力墙及第二剪力墙内的预埋件相连。通过在第一剪力墙与第二剪力墙之间设置耗能钢板件,第一剪力墙、耗能钢板件和第二剪力墙的顶部及底部通过主梁固定连接;同时,在耗能钢板件的中部安装耗能阻尼构件,延性和耗能能力好,具有降低地震作用,减小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层间位移。本实用新型具有装配化程度高、施工便捷、整体强度高的优点,后期耗能钢板件发生损坏可维修;耗能阻尼构件能够增加结构体系在高烈度区的适用性能,减轻主体结构的地震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耗能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耗能阻尼墙。
背景技术
建筑耗能减震技术已有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历史,建筑工业化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将耗能减震技术融入其中具备多方面的优势和基础条件。鉴于耗能减震装置具有很强的可预制性以及很大的模块化应用空间,能够与建筑工业化发展方向高度吻合。但是,随着建筑工程日新月异,对耗能减震方法和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刷新,目前工程应用案例尚少,推广应用仍然不充分。因此,如何增加该类装置的耗能减震能力、坏了如何修理更换,如何更有利于建筑工业化是摆在工程界的两大关键技术问题,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耗能阻尼墙,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加工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配式耗能阻尼墙,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剪力墙、耗能钢板件和第二剪力墙,所述第一剪力墙、耗能钢板件和第二剪力墙的顶部及底部分别设有主梁,所述耗能钢板件通过连接件与第一剪力墙及第二剪力墙内的预埋件相连;所述耗能钢板件的中部设有耗能阻尼构件。
优选的,所述耗能阻尼构件包括椭圆轴组合件及抗剪螺栓,所述椭圆轴组合件与耗能钢板件中部的椭圆耗能孔相匹配,所述抗剪螺栓贯穿椭圆轴组合件的中部通孔,所述抗剪螺栓的两端与外露于椭圆轴组合件两侧的螺母配合。
优选的,所述耗能钢板件为两块,分别为第一耗能钢板和第二耗能钢板,所述第一耗能钢板和第二耗能钢板的中部均设有椭圆耗能孔,用于安装椭圆轴组合件;所述第一耗能钢板与第二耗能钢板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耗能钢板主体及其两端的固定端板和自由端板;所述第一耗能钢板的固定端板设置于第二耗能钢板的自由端板的外侧,所述第二耗能钢板的固定端板设置于第一耗能钢板的自由端板的外侧;所述第一耗能钢板和第二耗能钢板的固定端板分别通过连接件与第一剪力墙及第二剪力墙内的预埋件相连。
优选的,所述椭圆轴组合件包括椭圆状的连接片和抗剪片,所述抗剪片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连接片的两侧;所述连接片的边缘设有外挡片,所述连接片的两侧设有用于与抗剪片配合的内槽;所述抗剪片的外侧设有外盖板、里侧设有抗剪椭圆轴,所述抗剪椭圆轴与连接片侧面的内槽配合;所述内槽的内侧壁及抗剪椭圆轴的外侧壁均为椭圆柱面;所述第一耗能钢板和第二耗能钢板的中部椭圆耗能孔尺寸介于外盖板的外圆面尺寸与抗剪椭圆轴的外圆面尺寸之间,所述第一耗能钢板和第二耗能钢板分别设置于连接片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耗能钢梁和连接螺栓,所述耗能钢梁的两端通过连接螺栓与第一剪力墙及第二剪力墙内的预埋件相连;所述耗能钢板件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螺栓与耗能钢梁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剪力墙及第二剪力墙内的预埋件为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的一端预埋在第一剪力墙及第二剪力墙内,所述承托板的另一端外露于第一剪力墙及第二剪力墙的相对面上,所述第一剪力墙及第二剪力墙的相对面上均设有钢梁安装槽,所述承托板设置于钢梁安装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耗能钢板和第二耗能钢板分别为两组,且上下并列布置;所述耗能钢梁为三个,所述承托板对应设置六个,分别与三个耗能钢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雄安绿研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雄安绿研检验认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588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