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穿式立交道路模拟泵站排水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57792.3 | 申请日: | 2020-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38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冬;侯精明;李轩;陈光照;郭敏鹏;杜颖恩;王添;武斌忠;焦永宝;罗慧;黄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涂秀清 |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穿式 立交 道路 模拟 泵站 排水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穿式立交道路模拟泵站排水试验装置,排水试验装置包括供水单元,供水单元包括供水箱以及连接供水箱的过滤阀、变频水泵,变频水泵用于控制供水箱的水流量,变频水泵连接至降雨器,降雨器对应供水箱设置有下穿式立交模型,下穿式立交模型配置有排水单元,排水单元设置有收水构件;水流通过供水箱进入降雨器、在穿式立交模型形成降雨、经排水单元被收水构件收集。本实用新型径流通过下穿式立交模块可明显看到积涝过程和其排水过程,能够测量下穿立交内部积水现象;在排水模块在不同降雨状况下可以合理设计管网和泵站排水系统以缓解立交积涝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穿式立交道路模拟泵站排水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数量与规模都在不断扩大,雨水、污水量也随之增加,城市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在强降雨条件下导致的城市内涝灾害频发,对城市排水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城市排水设施由排水管网与排水泵站组成,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因此研究泵站排水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低洼地段的泵站排水系统。有效使用城市泵站排水系统是一种治理城市局部严重内涝问题的理想方法,该方法可以模拟不同降雨和排水条件下的下穿式立交附近的泵站排水,缩短试验周期,同时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目前现存的一些下穿立交排水模型将路面汇流忽略,且由于立交模型与泵站模型尺寸相差较大,大多只是单独对排水泵站进行建模不考虑立交模型,而将其直接概化为排水管网的入流流量且没有路面的模型更无法体现低洼地带积水现象。故无法满足城市内涝排水试验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穿式立交道路模拟泵站排水试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下穿立交排水模型对实际排水的体现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下穿式立交道路模拟泵站排水试验装置,排水试验装置包括供水单元,供水单元包括供水箱以及连接供水箱的过滤阀、变频水泵,变频水泵用于控制供水箱的水流量,变频水泵连接至降雨器,降雨器对应供水箱设置有下穿式立交模型,下穿式立交模型配置有排水单元,排水单元设置有收水构件;水流通过供水箱进入降雨器、在穿式立交模型形成降雨、经排水单元被收水构件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下穿式立交模型为对应降雨器开口的矩形壳体,矩形壳体在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为玻璃板,矩形壳体沿长度方向设置为中心对称结构,矩形壳体在沿长度方向的一侧沿中间位置依次设置有坡度向中间位置逐渐降低的立交引道和隧道,立交引道和隧道的坡度均沿矩形壳体宽度方向的一侧逐渐降低,矩形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供水单元,矩形壳体在中间区域靠近排水单元的一侧形成有积水区域,积水区域的下部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与排水单元对应。
降雨器设置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两侧对应立交引道和隧道设置有若干个喷头。
供水箱与降雨器之间设置有支撑柱。
排水单元包括集水井,集水井连接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在远离集水井的一端设置有泵池,泵池内设置有潜水泵。
收水构件为收水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下穿式立交道路模拟泵站排水试验装置,径流通过下穿式立交模块可明显看到积涝过程和其排水过程,能够测量下穿立交内部积水现象;在排水模块在不同降雨状况下可以合理设计管网和泵站排水系统以缓解立交积涝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下穿式立交道路模拟泵站排水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下穿式立交道路模拟泵站排水试验装置中降水部分的细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下穿式立交道路模拟泵站排水试验装置中排水部分的细节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577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