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架空线路漏电故障智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56777.7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7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董鸿;丁亚红;麻晓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绿捷能售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31/58;G01R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沈涛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架空 线路 漏电 故障 智能 检测 装置 | ||
一种架空线路漏电故障智能检测装置,包括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底板、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用于安装所述支撑板的第一安装柱、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用于顶起支撑所述支撑板的顶起结构,所述顶起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二安装柱、套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柱内的第三安装柱、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柱侧壁上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柱内与所述第三安装柱侧壁抵接的固定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套接的结构实现顶起结构的可伸缩功能,避免了工作人员高空作业,同时通过固定件对调节高度后的第三安装柱进行固定实现限位固定功能,代替了气缸调节的复杂驱动结构,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且维护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漏电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架空线路漏电故障智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运行的0.4kV供电设施由于设施漏电、用户偷电的原因,每年给供电企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因设施漏电还会造成人身安全问题,为此,供电企业每年都需定期对0.4kV供电设施进行查偷漏电工作,对偷电行为进行打击,对漏电进行处理;但目前供电企业对架空线路查偷漏电使用的设备多为万用表的电流电压法进行,对于低压架空线路,低压电缆线路因低压线路线径大间距大,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查找方法无法有效快捷开展,为此,计划研制出一种新型架线漏电检测装置,此设备带有目前万用表的电流电压测量功能,此设备的钳形电流表功能,测量人员直接在地面即可对架空线路四根导线进行测量,不需要登杆即可快速测量出存在异常的漏电架空线路;可大大提高供电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人身安全,使用此设备将低压线路漏电、一线一地偷电、跨台区偷电行为将无处遁形。
申请号为CN201821727719.5的文件公开了一种架线漏电检测装置,包括底板上固定有气动伸缩缸,气动伸缩缸一侧的底板上固定有为其提供动力的气泵,气动伸缩缸的缸体上固定有漏电检测仪,气动伸缩缸的伸缩杆上端固定有横向的滑轨,滑轨上端的滑槽内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块,滑块上设置有与漏电检测仪电性连接的钳形电流互感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供电人员的登高作业,能够提高供电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人身安全。但是该装置在支撑时一直需要气动伸缩缸持续提供动力,设备较为复杂,且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架空线路漏电故障智能检测装置,避免了工作人员的登高作业,同时结构简单稳固、操作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架空线路漏电故障智能检测装置,包括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底板、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用于安装所述支撑板的第一安装柱、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用于顶起支撑所述支撑板的顶起结构,所述顶起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二安装柱、套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柱内的第三安装柱、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柱侧壁上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柱内与所述第三安装柱侧壁抵接的固定件。
在本方案设计中,通过套接的结构实现顶起结构的可伸缩功能,同时通过固定件对调节高度后的第三安装柱进行固定实现限位固定功能,代替了气缸调节的复杂驱动结构,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且维护成本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安装柱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安装柱下部适配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槽底面上开设有用于与弹簧一端连接的第一安装槽,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开设在所述第三安装柱下底面的第二安装槽连接。在本方案设计中,弹簧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第二安装柱与第三安装柱刚性碰撞造成磨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件包括插入所述第二安装柱侧壁上开设的螺纹孔内且端部延伸至与所述第三安装柱侧壁抵接的螺柱、安装于所述螺柱端部的螺母、以及安装于所述螺柱上的通过固定线以用于与所述第三安装柱侧壁连接的固定环。在本方案设计中,螺柱用于夹紧第三安装柱且由于螺柱的受力被分散于第二安装柱侧壁上,因此受力较为均衡,同时为了避免螺柱掉落,通过固定环与固定线的组合结构将其固定于第二安装柱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绿捷能售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绿捷能售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567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动控制式臭氧管道除臭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水利施工软土层排水管预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