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动控制式臭氧管道除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56750.8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51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啓明;左太辉;骆伙仁;黄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藏绿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6 | 分类号: | B01D53/76;B01D53/38;B01D53/60;B01D53/72 |
代理公司: | 广州名扬高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38 | 代理人: | 武丽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控制 臭氧 管道 除臭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动控制式臭氧管道除臭设备,包括有臭氧发生器、混合反应装置、风速传感器和PLC中央控制器,臭氧发生器和混合反应装置之间连通,风速传感器固定于混合反应装置内,PLC中央控制器分别与臭氧发生器、电池阀和风速传感器连接,混合反应装置包括有混合反应腔体、微孔曝气头和气体混合搅拌件,微孔曝气头固定于混合反应腔体的内壁上,微孔曝气头的一端与臭氧发生器连通,另一端与混合反应腔体连通,气体混合搅拌件固定于混合反应腔体内,该主动控制式臭氧管道除臭设备,不仅能够避免臭氧的浪费以及废气处理不够干净的问题,同时还能有效的将臭氧和废气之间的接触更加充分,混合更加均匀,大幅提高了设备的除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控制式臭氧管道除臭设备。
背景技术
废气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化工厂、钢铁厂、制药厂,以及炼焦厂和炼油厂等,排放的废气气味大,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废气中含有污染物种类很多,其物理和化学性质非常复杂,毒性也不尽相同。燃料燃烧排出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等;因工业生产所用原料和工艺不同,而排放各种不同的有害气体和固体废物,含有各种组分如重金属、盐类、放射性物质;汽车排放的尾气含有铅、苯和酚等碳氢化合物。
废气不仅携带细菌分子影响人体健康,还伴有刺激性恶臭气味,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目前现有的废气设备再除臭的过程当中,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发生量固定,不能根据废气的实时流量来改变臭氧的发生量,进而当废气过少时,会造成臭氧的浪费,当废气过多时,会造成废气处理不干净的问题,同时现有的臭氧混合反应装置固定,使得臭氧和废气再混合反应的过程当中接触和混合不够均匀,除臭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主动控制式臭氧管道除臭设备,该主动控制式臭氧管道除臭设备,能够根据实时的废气流入量,来控制臭氧发生量的多少,不仅能够避免臭氧的浪费以及废气处理不够干净的问题,同时还能有效的将臭氧和废气之间的接触更加充分,混合更加均匀,大幅提高了设备的除臭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主动控制式臭氧管道除臭设备,包括有臭氧发生器、混合反应装置、风速传感器和PLC中央控制器,所述臭氧发生器和所述混合反应装置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连通,所述风速传感器固定于所述混合反应装置的进风口处,所述PLC中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电池阀和风速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混合反应装置包括有混合反应腔体、微孔曝气头和气体混合搅拌件,所述微孔曝气头固定于所述混合反应腔体的内壁上,所述微孔曝气头的一端与所述臭氧发生器连通,另一端贯穿于所述混合反应腔体的内壁延伸至所述混合反应腔体内,所述气体混合搅拌件固定于所述混合反应腔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混合搅拌件包括有电机、转轴和螺旋式叶片,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混合反应腔体上,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轴贯穿于所述混合反应腔体的侧壁延伸至混合反应腔体内部,另一端所述螺旋式叶片固定于所述转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反应腔体包括有臭氧收集腔和臭氧反应腔,所述臭氧收集腔体固定于所述臭氧反应腔的一端,所述臭氧收集腔一端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臭氧发生器连通,另一端通过微孔曝气头与所述臭氧反应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反应腔体的一端设置有废气进风口,另一端设置有废气出风口,所述臭氧收集腔位于所述废气进风口的一侧,所述风速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废气进风口处且用于检测所述废气进风口处废气的流速。
进一步的,所述废气出风口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废气出风口分别为第一废气出风口和第二废气出风口,所述第一废气出风口和第二废气出风口均与所述混合反应腔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废气出风口的出口处固定有用于防止外部物体进入到臭氧反应腔内部的隔离网。
进一步的,所述微孔曝气头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微孔曝气头均匀固定于所述混合反应腔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藏绿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藏绿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567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