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废气采样计量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53225.0 | 申请日: | 2020-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56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何仰朋;牛拥军;雷鸣;何育东;李兴华;余福胜;余昭;王定帮;石镇晶;孟令海;宦宣州;吴晓龙;郭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G01N1/22;G01F15/07;G01F1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废气 采样 计量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废气采样计量系统,包括样气管道、气体干燥器、样气管道、流量调节阀、气体流量计、电磁阀、无油真空泵、废气排气口、处理器及触控显示屏;样气管道的出口与气体干燥器的入口相连通,气体干燥器的出口经流量调节阀与气体流量计的入口相连通,气体流量计的出口经电磁阀与无油真空泵的入口相连通,无油真空泵的出口与废气排气口相连通,处理器与流量调节阀、气体流量计、电磁阀及无油真空泵相连接,处理器与触控显示屏相连接,该系统能够准确控制废气流量及采集的总废气量,且便于搬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染物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携式废气采样计量系统。
背景技术
在燃煤锅炉、冶金、垃圾焚烧以及化工行业固定污染源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多种污染物部分污染物如SO2、NOX、流量等可以实时在线显示排放的污染物含量,在线监测数据等基本可以真实反应相应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及排放总量;但部分污染物如SO3、HCl、可凝结颗粒物、二噁英等在线监测手段匮乏或监测准确性不满足要求不能实现排放浓度的在线监测。即使已实现浓度在线监测的污染物,但由于在线监测取样点无法实时反映排放截面各处浓度分布,需定期对在线监测采样的代表性和在线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手工比对校核,无论是为了校验在线监测污染物浓度还是测试没有在线监测的污染物浓度都需要手工对排放废气进行抽取采样分析,采样时抽取废气的流量控制精度以及采集的总废气量准确性对于现场手工测量污染物浓度的测量结果都有较大影响。目前手工现场监测污染物浓度的废气采样计量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废气采样的体积流量小,普通流量计的计量误差大;2)抽气速率控制不精准波动较大,影响采样设备对污染物的捕集效率;3)抽气采样计量设备分散系统复杂,操作要求高易出现故障影响进度;4)现场条件复杂测试位置高,仪器搬运耗时耗力。
为了提高污染物排放浓度手工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使测试结果更能代表污染物的实际排放水平,不但需要提高污染物样品分析测量准确性也必须提高手工现场监时测污染物浓度的废气采样控制的精度及采样废气量计量的准确性。开发一种适合于低流量气体高精度计量,且采样流量控制精准的现场采样计量装置有利于提高手工监污染物测浓度结果的准确性;采样计量装置便携灵活、能够实现高度智能易于操作,不但可以大幅度降低现场测试人员的工作强度也能减少现场工作人员的人为误差。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适用于废气中污染物浓度手工采样监测的小流量气体便携式一体化智能流量控制及计量的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废气采样计量系统,该系统能够准确控制废气流量及采集的总废气量,且便于搬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废气采样计量系统包括样气管道、气体干燥器、样气管道、流量调节阀、气体流量计、电磁阀、无油真空泵、废气排气口、处理器及触控显示屏;
样气管道的出口与气体干燥器的入口相连通,气体干燥器的出口经流量调节阀与气体流量计的入口相连通,气体流量计的出口经电磁阀与无油真空泵的入口相连通,无油真空泵的出口与废气排气口相连通,处理器与流量调节阀、气体流量计、电磁阀及无油真空泵相连接,处理器与触控显示屏相连接。
气体干燥器的入口处设置有温度监测仪表,温度监测仪表与处理器相连接。
无油真空泵的出口处设置有气体压力监测仪表,其中,气体压力监测仪表与处理器相连接。
处理器通过第一数据线与流量调节阀、气体流量计、电磁阀及无油真空泵相连接。
处理器通过第二数据线与触控显示屏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532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摄像机外壳及其摄像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防漏电保护充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