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内原位截污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45644.X | 申请日: | 2020-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54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肖琳;辛锡龙;辛锡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灵珑生态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无锡嘉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8 | 代理人: | 唐维铁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原位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内原位截污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合围墙、第二合围墙、人工水草曝气区和人工水草区;所述第一合围墙包围于污水排口,所述第二合围墙包围于第一合围墙,所述人工水草曝气区设于第一合围墙内,所述人工水草区设于第一合围墙与第二合围墙之间;所述第一合围墙和第二合围墙由电解强化滤墙模块拼接组成;所述电解强化滤墙模块包括支撑骨架和透水网;所述支撑骨架使电解强化滤墙模块内部形成填充区,所述填充区填充设有填料;所述电解强化滤墙模块设有电极,所述电极通电且与水体接触;通过设置人工水草曝气区和人工水草区制造两个含氧量不同的区域分别对应好氧缺氧微生物使其达到最大的净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水质净化和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内原位截污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大量面源和点源污染入河,造成我国很多城市的河流受到大量有机质、氨氮和磷的污染,河流水质下降,甚至造成河道的黑臭现象。其中有机质和氨氮的污染问题十分突出,不仅会造成营养盐浓度升高,而且有机质和氨氮的降解会消耗大量的氧气,造成河道水体中溶解氧浓度下降,进一步促进底泥中内源污染物的释放。
初期雨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其中有些土地利用形式下,初期雨水中COD、氨氮和总磷的含量与生活污水接近。同时,由于雨水管和污水管的错接混接等问题,很大的入河雨水排口仍然存在着雨污混流问题。除了错接混接的混流污水及初期雨水入河外,管道内还经常存在着大量黑臭的沉积物,造成治理难度加大。尤其在夏季,由于大量的降雨会导致大量的面源污染和混流污水频繁进入河道,对水体水质造成严重影响。
当前应用于混流污染或初期雨水污染的措施有建造截流井,将污水和初期雨水截流提升至污水总管,然后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但在污水处理厂处理量已经饱和,尤其是在夏季水量较大时无法进行提升处理。磁分离设备利用磁混凝沉降技术可以对污水中悬浮颗粒物进行快速去除,但对溶解态的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能力有限,且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磁种添加,设备运行费用非常高。采用隔污帘、人工浮岛和曝气技术对排口污水可以进行原位净化,但是处理效率低,能力有限,仅可以处理少量的入河污染。针对大量的污染入河,可以采用MBR等旁路系统进行处理,但城市河道空间狭小,经常不能满足MBR等旁路系统建设所需的土地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道内原位截污处理系统利用强化过滤、好氧缺氧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入河的大量污水中的SS、COD和氮磷污染物进行强化净化,并且与水环境景观有效结合,以解决现有河道排口污染净化技术中处理效率低、速度慢和处理容量小等问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河道内原位截污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合围墙、第二合围墙、人工水草曝气区和人工水草区;所述第一合围墙包围于污水排口,所述第二合围墙包围于第一合围墙,所述人工水草曝气区设于第一合围墙内,所述人工水草区设于第一合围墙与第二合围墙之间;所述第一合围墙和第二合围墙由电解强化滤墙模块拼接组成;所述电解强化滤墙模块包括支撑骨架和透水网;所述支撑骨架使电解强化滤墙模块内部形成填充区,所述填充区填充设有填料;所述电解强化滤墙模块设有电极,所述电极通电且与水体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成分包括火山岩、陶粒和生物质炭,所述填料尺寸为直径2-4cm的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人工水草曝气区包括人工水草和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进气端连接于气泵,所述曝气管的出气端均匀分布于人工水草之间;所述人工水草区仅设有人工水草。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河道内原位截污处理系统利用强化过滤、好氧缺氧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入河的大量污水中的SS、COD和氮磷污染物进行强化净化,并且与水环境景观有效结合,以解决现有河道排口污染净化技术中处理效率低、速度慢和处理容量小等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人工水草曝气区和人工水草区制造两个含氧量不同的区域分别对应好氧缺氧微生物使其达到最大的净化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灵珑生态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灵珑生态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456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