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供电小车的受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44093.5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49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庆;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达威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8 | 分类号: | B60L5/38;B60M1/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谭雪婷;宋鹏跃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金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供电 小车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供电小车的受电结构,包括承载并为轨道供电小车供电的供电轨道,设置在轨道供电小车上的电刷组件。供电轨道包括呈U型设置的组合型材,组合型材具有U型容置腔,容置腔的两侧分别凹设安装槽,两安装槽设有导电轨。电刷组件设置在轨道供电小车的两侧行走轮之间,其数量至少为两个,并沿轨道供电小车的运动方向排列。每一电刷组件均包括固定于轨道供电小车底部的轴套,轴套插接于组合型材的U型容置腔内。轴套上设置两相背的导电刷,两导电刷插接在U型容置腔的两导电轨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实现在变道的同时保持轨道供电小车能够从供电轨道上正常取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分拣小车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供电小车的受电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轨道供电小车的基本都是依靠设置在小车底部的电刷从供电轨道取电,供电轨道的导电轨由多个平行设置的导电轨组成,小车底部设置与每个导电轨一一对应的电刷,小车两侧的行走轮分设在小车两侧,将小车夹持的供电轨道上。
这种供电轨道和小车的之间的电连接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
1、导电轨裸露于外,存在安全隐患;
2、由于小车是包裹这供电轨道的,导致小车的体积较大,且受小车的体积限制,供电轨道的弯曲弧度又不能过小,否则就容易导致小车在转弯时容易卡。因此,现有的轨道供电小车构成的分拣系统都需要占用很大的面积,使得整个分拣系统过于庞大。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也有采用侧接触是的供电导轨进行供电,即将导电轨设置在轨道两侧,小车的电刷组件夹持在导电导轨上,从导电轨上取电。这种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导电轨的直接外露,且能够减小供电轨道的体积,使得小车的体积能够做到更小。但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难以实现变道供电。由于导向轨是相背设置在供电轨道本体两侧,若供电轨道有交叉,则在变道时,有一侧的电刷组件就不能与供电轨道接触,否则会阻扰小车的变道,这就导致小车在变道时需要将一侧的电刷抬起以避让供电导轨,从而导致小车断电。虽然小车的运动惯性能够使得小车顺利变道,但每次变道后断电都会导致小车的分拣控制数据丢失,影响正常的小车分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供电小车的受电结构,其能够实现在变道的同时保持轨道供电小车能够从供电轨道上正常取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轨道供电小车的受电结构,包括承载并为轨道供电小车供电的供电轨道,设置在轨道供电小车上的电刷组件。所述供电轨道包括呈U型设置的组合型材,所述组合型材具有U型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两侧分别凹设安装槽,两所述安装槽设有导电轨。
所述电刷组件设置在轨道供电小车的两侧行走轮之间,其数量至少为两个,并沿轨道供电小车的运动方向排列。每一所述电刷组件均包括固定于轨道供电小车底部的轴套,所述轴套插接于所述组合型材的U型容置腔内。所述轴套上设置两相背的导电刷,两所述导电刷插接在所述U型容置腔的两导电轨内。
可选地,所述轴套外套设至少两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的外轮面与所述U型容置腔的内壁接触。
可选地,所述U型容置腔的内壁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摩擦肋。
可选地,所述供电轨道的上端面为支撑面,所述轨道供电小车的行走轮与所述支撑面接触。
可选地,所述支撑面上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摩擦肋。
可选地,所述导电轨包括绝缘轨和输电轨,所述绝缘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底部,所述输电轨设置在所述绝缘轨远离所述安装槽底部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有横向设置的T型凸起,所述绝缘轨的底部具有与所述T型凸起相对应的T型槽。
可选地,所述组合型材包括两对称设置的支撑型材以及底型材,两所述支撑型材面对面的一侧分别扣接在所述底型材的两侧,形成U型容置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达威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达威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440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