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薄后进水前旋冲蹲便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43700.6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73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佟双喜;关义明;寿志满;马爱军;王瑞雪;赵阳;马继震;张秋光;王义德;刘祎;陈硕;王银环;孙仕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梦牌瓷业有限公司;宜来(天津)卫浴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D11/04 | 分类号: | E03D11/04;E03D11/08;E03D11/13;E03D1/38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皓清 |
地址: | 063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 进水 前旋冲蹲便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薄后进水前旋冲蹲便器,包括锅体、进水口、排污管道及圈道,圈道底部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圈体冲刷孔,所述的进水口处设有水盒,水盒与进水口连通,水盒设置在排污管道侧上方,水盒的顶部与锅体连接,水盒设有盒体冲刷孔。该蹲便器冲刷力量大,整体高度低,安装使用方便的蹲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蹲便器,确切地说是一种超薄后进水前旋冲蹲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蹲便器的进水口直接与圈道连接,进水口与圈道在一个水平面上,当水流通过进水口后,直接进入圈道,并通过圈道底部的圈眼冲刷锅体表面。
现有的中蹲便器存在问题是:一是水流比较分散,冲刷力量较弱;二是由于蹲便器安装在安装面以下,常规的蹲便器由于进水口与圈道在一个水平面上,而楼房的夹层的厚度是一定的,所以在产品安装时往往蹲便的一部分会凸出地面一部分,形成一道“坎儿”,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蹲便器以外的污物不易清理到蹲便器以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薄后进水前旋冲蹲便器,该蹲便器冲刷力量大,安装使用方便的蹲便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超薄后进水前旋冲蹲便器,包括锅体、进水口、排污管道及圈道,圈道底部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圈体冲刷孔,所述的进水口处设有水盒,水盒与进水口连通,水盒设置在排污管道侧上方,水盒的顶部与锅体连接,水盒设有盒体冲刷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水盒,使水盒能流出的水叠加圈道流出的水后集中冲刷污物,加速污物通过排污管道的排出;通过设置水盒,可以有效增加冲力,安装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如下:
所述的水盒的侧边及底部均设有盒体冲刷孔。
水盒的边侧上设有盒体冲刷孔,盒体冲刷孔流出的水中,有侧向冲刷锅体的,其流出后易在锅体底部排污管道的入口形成旋流,水盒盒底部设有的盒体冲刷孔与直接冲流入排污管道的入口,使水盒水流与圈道水流良好叠加配合,完成冲刷及污物的排出。
所述的圈道背部设计有分水水道,分水水道设置在锅体的两侧,分水水道的一端连通进水口,分水水道的另一端与圈道连通。
通过设置分水水道,方便通过分水水道向圈道内引流。
所述的进水口位置的高度低于圈道位置的高度。
进水口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高于圈道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有利于整体蹲便器高度减小,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半剖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圈道;2-进水口;3-水盒;4-盒体冲刷孔;5-圈体冲刷孔;6-排污管道;7-锅体;8-分水水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一种超薄后进水前旋冲蹲便器,由锅体7、进水口2、排污管道6、圈道1及水盒3组成,圈道1底部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圈体冲刷孔5,进水口2处设有水盒3,水盒3与进水口2连通,水盒3设置在排污管道6侧上方,水盒3的顶部与锅体7连接,水盒3设有盒体冲刷孔4。
通过设置水盒3,使水盒3能流出的水叠加圈道1流出的水后集中冲刷污物,加速污物通过排污管道6的排出;通过设置水盒3,可以有效增加冲力。
所述的水盒3的侧边及底部均设有盒体冲刷孔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梦牌瓷业有限公司;宜来(天津)卫浴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未经唐山梦牌瓷业有限公司;宜来(天津)卫浴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437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铝合金门窗
- 下一篇:一种便于装配的草坪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