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波微振动探测主机去静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37858.2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0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武振;谢友;庞聪;吴涛;江勇;廖成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安保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瑞创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74 | 代理人: | 刘艳丽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波 振动 探测 主机 静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波微振动探测主机去静电装置,涉及地波探测技术领域,包括圆筒壳圆底座和去静电装置,圆底座位于圆筒壳底部,圆筒壳包括环形片和圆柱形空腔,环形片侧面卡设有环形槽,去静电装置位于环形槽内部,去静电装置包括落地式导线圈和金属导体球,落地式导线圈缠绕位于环形槽内部,金属导体球与落地式导线圈端部固定,金属导体球与地面相抵,落地式导线圈表面设有与圆底座固定导线固定头,采用圆筒壳与去静电装置的配合,通过去静电装置的落地式导线圈带动金属导体球延伸铅直下落至与地面接触,可有效防止静电的危害,增强地波微振动探测的实用性和寿命,充分利用了地波微振动探测主机的空间结构,因地制宜,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波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波微振动探测主机去静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在工作运行中易受到静电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对电子设备的寿命和正常运转带来不好的后果,例如:静电会吸附灰尘,降低元器件的绝缘电阻;静电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会放电破坏元器件,其电压在遇到固体时增值高达20万伏;放电造成的热对热敏感的元器件影响较大;静电产生的电磁场幅度很大,对电子仪器产生电磁干扰等,现有的去静电方法主要分为5种:静电接地,增湿,加入抗静电添加剂,静电中和器,工艺控制等,其中,静电接地最为简单、便捷,往往只需要一根导电材料构成的管线与大地接触,即可消除静电,去静电装置应用范围极广,多用于专业实验室、干燥野外场地等领域及其它需要去静电装置的场所,可有效防止火灾和仪器损害的发生。
现有的地波微振动探测主机存在仪器对微弱电流、高电压和电磁波较敏感,缺乏有效的去静电装置防止电磁干扰和放电破坏的产生,地波微振动探测主机空间结构利用不足等问题,且现由的地波微振动探测主机结构功能单一,丰富性不够,不利于实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地波微振动探测主机去静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波微振动探测主机去静电装置,包括圆筒壳圆底座和去静电装置,所述圆底座位于圆筒壳底部,所述圆筒壳包括环形片和圆柱形空腔,所述圆柱形空腔底部边缘与环形片焊接固定,所述环形片侧面卡设有环形槽,所述去静电装置位于环形槽内部,所述去静电装置包括落地式导线圈和金属导体球,所述落地式导线圈缠绕位于环形槽内部,所述金属导体球与落地式导线圈远离环形槽的一端固定连接,且金属导体球与地面相抵,所述落地式导线圈表面设有导线固定头,所述落地式导线圈通过导线固定头与圆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筒壳的环形片顶面贯穿底面均匀阵列设有顶部圆孔,所述圆底座表面贯穿底面均匀阵列设有底部圆孔,且底部圆孔与顶部圆孔一一对应,所述底部圆孔与顶部圆孔内部均贯穿设有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端部螺纹固定设有紧固螺母。
优选的,所述去静电装置的落地式导线圈表面采用PU材料制成包面层,且落地式导线圈内部设有16股铜铂丝芯线,所述金属导体球为黄铜材质浇铸成形。
优选的,所述紧固螺钉采用不锈钢六角螺钉,且紧固螺钉与紧固螺母适配,且紧固螺钉的尺寸为直径8mm,长度为24mm,所述顶部圆孔与底部圆孔尺寸相同,且顶部圆孔与底部圆孔的直径均为8mm,且顶部圆孔与底部圆孔的孔径长度均为10mm,所述紧固螺母为不锈钢六角螺母。
优选的,所述圆筒壳的圆柱形空腔和环形片均采用不锈钢材质铸造成型,所述圆底座采用不锈钢材质切割成型,所述圆筒壳和圆底座边角均采用倒角工艺光滑处理。
优选的,所述环形片外部的环形槽横截面呈3/4圆弧形,所述环形片与圆底座通过紧固螺钉和紧固螺母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圆筒壳与去静电装置的配合,通过去静电装置的落地式导线圈带动金属导体球延伸铅直下落至与地面接触,可有效防止静电的危害,增强地波微振动探测的实用性和寿命,充分利用了地波微振动探测主机的空间结构,因地制宜,节约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安保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安保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378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