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37137.1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28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杨佳佳;任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9/24 | 分类号: | B24B19/24;B24B41/02;B24B41/04;B24B41/06;B24B47/22;B24B47/12;B24B4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6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配件 工用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加工打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辆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本实用新型车辆配件加工打磨装置先将需要加工打磨的汽车配件放置在底座的固定夹具上,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把手,第三螺纹杆受到转动的作用下开始进行转动,进而推动着固定夹具位置移动,将汽车配件固定在底座上,便于对不同规格尺寸的汽车配件进行打磨工作;控制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开始工作,带动打磨装置水平垂直双向移动,达到配件加工打磨均匀的效果,调整伸缩杆的伸缩使得打磨盘能够更好地与需打磨的汽车配件接触,通过二号电机的转动进而带动打磨盘进行打磨汽车配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打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辆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含有较高硬度颗粒的砂纸等)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车辆配件加工打磨装置就是对汽车配件表面进行打磨处理,进而使汽车各部件能够较好地组装在一起的一种打磨装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市场也在进步发展,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提高同时对汽车以及汽车配件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制造厂对生产环节中的汽车配件表面打磨方面越来越重视,车辆配件打磨技术也在随之不断进步和发展。
传统的汽车配件打磨组装结构比较简单,会出现打磨表面不够均匀全面的问题,导致汽车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当汽车配件尺寸规格不一时,不能调试打磨装置,从而导致打磨工作无法进行下去,有时也会出现固定打磨配件位置容易移动,造成配件报废的严重问题。随着打磨技术的不断成熟,不断进步,汽车配件打磨装置尚可进一步得到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辆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面连接有底座,底座贴在工作台上可滑动,底座顶面连接有固定组件,用于固定零件;底座一端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与一号滑套连接在一起,一号滑套套接在第二螺纹杆和第二光滑杆上,一号滑套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杆上,第二螺纹杆和第二光滑杆一端连接有一号轴承座,另一端连接有二号轴承座;第二螺纹杆穿过二号轴承座与一号锥齿轮连接,一号锥齿轮与二号锥齿轮啮合在一起,二号锥齿轮连接一号电机轴,一号电机轴连接一号电机,一号电机固定在工作台顶面的最右端,一号电机轴横向穿过L型固定架与一号皮带轮连接;L型固定架的顶端连接有三号轴承座和四号轴承座,三号轴承座和四号轴承座之间连接有第一螺纹杆和第一光滑杆,第一螺纹杆和第一光滑杆上连接有二号滑套,二号滑套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在一起,二号滑套下端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下端连接有二号电机,二号电机的下端连接有打磨盘;第一螺纹杆穿过三号轴承座的一端连接有二号皮带轮,一号皮带轮和二号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固定组件包括转动把手,第三螺纹杆,固定支架,轴承,固定夹具;固定组件周向分布在底座的四个边上,第三螺纹杆穿过固定支架的一端连接把手,另一端连接轴承并通过轴承连接固定夹具。
优选的,打磨盘可拆卸地安装在二号电机下端,根据打磨需要进行更换打磨盘的形状。
优选的,固定夹具紧贴在底座上面。
优选的,工作台外接电源插头,电源插头方便与外部电源相连接,装置进行工作。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车辆配件加工打磨装置可以有效地对汽车配件进行加工打磨,对配件表面进行优化处理,又由于该装置可以对不同规格尺寸的配件进行打磨加工,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由于配件尺寸规格大小不一,无法便利地对汽车配件表面进行打磨处理的问题,况且传统的打磨装置只能进行简单的打磨,容易造成配件表面打磨不均匀的问题,又会出现当进行加工打磨时配件位置容易移动的问题;该新型车辆配件加工打磨装置可以进行汽车配件位置固定,不会出现位置滑动问题,且打磨装置可以水平垂直双向移动,达到配件加工打磨均匀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371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全降级农膜的吹膜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单平面双工位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