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回阀表面废料清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34006.8 | 申请日: | 2020-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45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邹奇驰;邹德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火特核阀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41/06;B24B41/02;B24B47/06;B24B27/00;B24B47/12;B01D46/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 地址: | 224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止回阀 表面 废料 清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止回阀表面废料清理装置,其通过设备代替人工手持阀体进行打磨,避免产生的金属粉尘被吸入身体内而影响身体健康,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包括底座、机壳、一号气缸、电机固定座、动力电机、步进电机、左装夹座、二号气缸、右装夹座和门,机壳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连接,一号气缸的底端与机壳的顶端连接,一号气缸的伸缩节延伸至机壳的空腔内,电机固定座的顶端与一号气缸的伸缩节顶端连接,电机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内腔,动力电机的底端与电机固定座的内腔底端连接,动力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电机固定座的外侧,并且动力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打磨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止回阀表面废料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浇口也称为进料口,是指从分流道到模具型腔的一段通道,是浇注系统中截面最小且最短的部分。在金属铸造中指浇注时金属液进入铸型的入口和通道。止回阀阀体在浇注完成后进行切割分料,切割面处会留有凸台,需要对其进行打磨,将浇口处的凸台打磨至与阀体表面光滑平顺,目前大多采用人工手握阀体在砂轮上进行打磨,打磨时产生的金属粉尘被操作者吸入身体内,严重影响操作者的身体健康,导致此方法的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设备代替人工手持阀体进行打磨,避免产生的金属粉尘被吸入身体内而影响身体健康,提高装置实用性的止回阀表面废料清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止回阀表面废料清理装置,包括底座、机壳、一号气缸、电机固定座、动力电机、步进电机、左装夹座、二号气缸、右装夹座和门,机壳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连接,机壳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机壳的前端设置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与机壳的空腔连通,一号气缸的底端与机壳的顶端连接,一号气缸的伸缩节延伸至机壳的空腔内,电机固定座的顶端与一号气缸的伸缩节顶端连接,电机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内腔,动力电机的底端与电机固定座的内腔底端连接,动力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电机固定座的外侧,并且动力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打磨轮,步进电机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连接,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机壳的空腔内,并且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左装夹座的左端连接,二号气缸的左端与机壳的右端外壁连接,二号气缸的伸缩节延伸至机壳的空腔内,并且二号气缸的伸缩节顶端与右装夹座的右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左装夹座和右装夹座均设置在机壳的空腔内,门的侧壁与机壳的操作孔内壁通过铰链可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止回阀表面废料清理装置,还包括风机支撑座、风机、净化箱、连接管、排气管和过滤层,底座的后端外壁设置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与机壳的空腔连通,风机支撑座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连接,风机的底端与风机支撑座的顶端连接,风机的输入端与机壳的吸尘口连通,净化箱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连接,净化箱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净化箱的左右两端侧壁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净化箱的腔室连通,风机的输出端与净化箱的进气口通过连接管连通,排气管的输入端与净化箱的出气口连通,过滤层的侧壁与净化箱的腔室内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止回阀表面废料清理装置,还包括颈圈和上盖,净化箱的顶端设置有清理孔,所述清理孔与净化箱的腔室连通,颈圈的输出端与净化箱的清理孔连通,上盖的底端与颈圈的输入端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止回阀表面废料清理装置,还包括防爆灯,防爆灯的顶端与机壳的空腔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止回阀表面废料清理装置,还包括把手,把手的后端与门的前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止回阀表面废料清理装置,门的外壁上设置有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的止回阀表面废料清理装置,还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左端与机壳的右端外壁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均与一号气缸、动力电机、步进电机、二号气缸和风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止回阀表面废料清理装置,还包括四组地脚,四组地脚的顶端均与底座的底端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火特核阀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火特核阀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340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