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儿内科护理送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33666.4 | 申请日: | 202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9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林芳芳;刘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芳芳 |
| 主分类号: | A61J7/00 | 分类号: | A61J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4 | 代理人: | 朱琳 |
| 地址: | 264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儿 内科 护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儿内科护理送药装置,涉及小儿送药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两端均为开口的送药筒,所述送药筒的中部位置连通设置有出液嘴,所述送药筒内壁的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用于将出液嘴分隔为两个进液口的隔板,所述送药筒的内部且位于隔板的两侧均滑动设置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靠近隔板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活塞,两个所述滑块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推杆,两个所述推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推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送药筒的内部设置两个溶液腔,分别充盈药物溶剂和缓冲液后对小儿进行服药工作,当注入的药液导致小儿的抗拒时及时改变作用端导入缓冲液,并引导小儿的正常服用,改善了喂药操作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喂药失败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儿送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儿内科护理送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小儿患病的护理过程中,通常需要喂食较苦的药物对疾病进行辅助治疗,由于小儿一般对较苦的药物具有抗拒性,在服用时经常会将服下的药物吐出来,不仅导致的药物的浪费且不易控制服用的剂量,如果将药物混合在其他辅助饮料中,饮料的味道会发生改变不利于劝诫小儿的吞服,现有的劝诫小儿的服药方式主要通过在服药后服下缓冲液改善小儿的即时味觉,降低吐药发生的概率,然而现有服药方式与缓冲液的饮用时间间隔较长,很容易导致喂药的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儿内科护理送药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儿内科护理送药装置,包括两端均为开口的送药筒,所述送药筒的中部位置连通设置有出液嘴,所述送药筒内壁的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用于将出液嘴分隔为两个进液口的隔板,所述送药筒的内部且位于隔板的两侧均滑动设置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靠近隔板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活塞,两个所述滑块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推杆,两个所述推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推柄。
进一步地,所述送药筒的中部且位于出液嘴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延长杆,两个所述延长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压设护理人员食指的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顶部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提示送药筒内成分的指示槽。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嘴上紧密套设有用于引导液体流向患儿口腔内的送液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分别对应安装在隔板两侧的用于推动对应活塞的两个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送药筒的内部且位于隔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截面呈L型的环管,两个所述环管避开出液嘴的位置且均与送药筒的内壁密封连接,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对应放置在两个环管与送药筒内壁的夹缝之间,两个所述环管的开口侧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环绕环管的滑槽,两个所述推杆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设置在对应滑槽内的用于与对应弹簧相接触的滑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送药筒的内部设置两个溶液腔,在分别充盈药物溶剂和缓冲溶液后对小儿进行服药工作,当注入的药液导致小儿的抗拒时及时改变作用端导入缓冲液,并引导小儿的正常服用,改善了喂药操作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喂药失败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B-B方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1、送药筒;2、出液嘴;3、隔板;4、滑块;5、活塞;6、推杆;7、推柄;8、延长杆;9、压板;10、指示槽;11、送液管;12、弹簧;13、滑杆;14、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芳芳,未经林芳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336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