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汽车尾门开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32572.5 | 申请日: | 2020-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62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雄;蔡本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高晟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5/25 | 分类号: | B60R25/25 |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曾勇 |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语音 识别 汽车 开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汽车尾门开闭系统,此种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有效为用户带来便利。包括电动尾门开启机构和行车电脑,电动尾门开启机构连接在汽车尾门上,行车电脑安装在车辆内部,还包括语音接收器,语音接收器安装在汽车尾部,所述行车电脑具有钥匙检测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钥匙检测模块能够判断汽车钥匙是否处于感应范围内,所述语音接收器能够采集语音信号并传输给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能够判断语音接收器接收的语音信号是否与预设语音信号相吻合,如采集语音信号与预设语音信号相吻合且汽车钥匙在感应范围内则控制电控尾门开启机构启动,电动尾门开启机构和语音接收器分别通过线缆与行车电脑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尾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汽车尾门开闭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而汽车中后备箱的设置,便于用户携带大量的物品。但在用户双手用于搬运物品,或者双手都拿有物品时,用户需要暂时放下物品,才能进行尾门或者后备箱的打开或关闭动作,其过程较为繁琐。因此,语音触发开启或者关闭尾门或后背箱盖的控制装置应运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汽车尾门开闭系统,此种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有效为用户带来便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汽车尾门开闭系统,包括电动尾门开启机构和行车电脑,电动尾门开启机构连接在汽车尾门上,行车电脑安装在车辆内部,还包括语音接收器,语音接收器安装在汽车尾部,所述行车电脑具有钥匙检测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钥匙检测模块能够判断汽车钥匙是否处于感应范围内,所述语音接收器能够采集语音信号并传输给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能够判断语音接收器接收的语音信号是否与预设语音信号相吻合,如采集的语音信号与预设语音信号相吻合且汽车钥匙在钥匙检测模块的感应范围内则控制电控尾门开启机构启动,电动尾门开启机构和语音接收器分别通过线缆与行车电脑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在汽车尾部单独设置一个语音接收器,并将语音接收器与钥匙检测模块、中央处理模块有机的结合,使得本系统能够通过语音信号对汽车尾门进行控制,从而为用户带来便利,具体在使用时:只需要用户身上的汽车钥匙在钥匙检测模块的感应范围内,然后用户说出预设语音信号即可,如汽车钥匙不在感应范围则不做反应,不需要用户手动开启尾门,以避免用户两只手都拿了东西腾不出手开门的情况出现,使汽车更加智能化给用户带来便利;其中在本系统中,由于语音接收器是单独设置在汽车尾部的,而不是现有控制结构中那样采用车内中控屏幕进行语音采集,当用户需要打开汽车尾门时人肯定会在汽车的后侧,因此语音接收器单独设置在汽车尾部,其采集语音信号的灵敏度更好,更加可靠,并且由于不是与车内中控屏幕共用一个语音接收器,单独设置的语音接收器的模块结构可以更加简化,降低加装成本,能够满足广大用户使用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作为改进,预设语音信号为特定字符或预设声纹,这样,特定字符或预设声纹,更或者两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步减小误判的可能,防止误操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作为改进,语音接收器安装在汽车尾部保险杠内,这样,汽车尾部保险杠能够起到保护的作用。
作为改进,中央处理模块为51单片机,这样,51单片机编程简单,使用可靠性强,完全能够满足使用需要,并且也可以与车内行车电脑采用同一个中央处理器,能够进一步节省成本。
作为改进,电动尾门开启机构为设置在汽车后备箱两侧的电力支撑杆,电力支撑杆内具有能够驱动电力支撑杆展开和收缩的电机,这样,当满足开启条件后,中央处理模块向电机发出电信号,控制电机启动,将汽车尾门开启。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汽车尾门开闭系统的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高晟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高晟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325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催化反应与光谱测量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隔热防水阻燃透气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