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化工物料抽样提取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31530.X | 申请日: | 2020-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2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罗昆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般特水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化工 物料 抽样 提取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原料检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化工物料抽样提取设备,包括取样筒、密封构件一和密封构件二,密封构件一设置于取样筒的左侧,密封构件二设置于取样筒的右侧,该种化工物料抽样提取设备通过设置有套筒,套筒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密封构件三通过自身外侧的螺纹与套筒固定连接,使用前,将密封构件二沿着套筒上的螺纹拧入取料口内,从而完成密封构件二与取样筒之间的固定,通过螺纹连接能够强化密封构件二与取样筒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在密封构件二受到来自取样筒内部的挤压时,保持与取样筒之间的稳定的连接,从而避免了密封构件二出现被压力从取样筒上顶出的情况,拥有更好的密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原料检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化工物料抽样提取设备。
背景技术
化工原料是化学加工业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化工原料的种类很多,目前在市场上流通销售的化学品就多达十万种,而且每年还有上千种新的化学品问世,在化学品的调配过程中,就需要对化学品的性质进行抽样检测;
以往对化工物料的抽样提取操作都是由人工进行,而人工在抽样的过程中,一些危险化学品常常会对检测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同时人工抽样检测的过程十分繁琐,效率较低,而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用于化工物料的抽样提取设备出现,但是,普遍存在着无法控制取样深度的问题,难以精准取样,不能满足检测的需要;
针对化工物料抽样提取设备的改造,已有相关技术方案公开,如专利申请号为:201821725722.3,申请日2018年10月24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化工原料抽样提取结构,取样器内壁两侧的底部与顶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取样器内壁的两侧之间且位于两个支撑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其不足之处在于:取样器内取样完成后,活动板带动活塞卡接至进料口内部时,取样器内部的化工原料受到挤压而压力无法释放时,随着活塞进入进料口容易将通槽处的挡板和密封垫挤出,导致挡板和密封垫出现与取样器分离而造成密封失效的问题,同时,活塞因受到取样器内部化工原料的反作用力而无法完全进入进料口内,导致活塞的密封效果下降而无法满足取样要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化工物料抽样提取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活塞在对取样器进行密封时容易因取样器内部压力过大而将挡板和密封垫顶出,并且活塞因受到取样器内部的反作用力而无法完全进入进料口内造成密封性下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化工物料抽样提取设备,包括取样筒、密封构件一和密封构件二,所述密封构件一设置于取样筒的左侧,所述密封构件二设置于取样筒的右侧,
所述取样筒包括:卡槽、挂环、控制模块、取料口、套筒、挤压块、进样口、电动推杆和分隔板,所述卡槽设置于取样筒的左侧上方,所述挂环焊接于取样筒的顶部中心处,所述控制模块固定连接于取样筒的右上角,所述取料口设置于取样筒的右侧上方,所述套筒固定连接于取样筒的右侧下方,所述挤压块固定连接于取样筒的底部,所述进样口开设于取样筒的左侧中部,所述电动推杆嵌入设置于卡槽的内部,所述分隔板固定连接于取样筒的内部;
所述密封构件一包括:伸缩杆、压板、密封圈、活塞、凹槽和气囊,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于密封构件一的右侧,所述压板固定连接于伸缩杆远离密封构件一的一侧,所述密封圈紧密贴合于压板的右侧边缘处,所述活塞固定连接于压板的右侧中心处,所述凹槽开设于活塞的右侧面,所述气囊嵌入设置于凹槽的内部;
所述密封构件二包括:挡板、密封垫和拉手,所述挡板固定连接于密封构件二的左侧中心处,所述密封垫嵌套设置于挡板的左侧,所述拉手固定连接于密封构件二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密封构件一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样口共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进样口等距设置于取样筒的左侧面。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数量与进样口的数量相对应,所述活塞的直径与进样口的直径相同,所述活塞的宽度大于进样口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般特水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般特水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315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