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空区无损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18847.X | 申请日: | 2020-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0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马亮;李建军;闫峰;杨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堆城钼业汝阳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09 | 分类号: | G01V1/09;G01V1/02;G01V1/04;G01V1/147 |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空区 无损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空区无损检测装置,包括地震仪、震波发生器和震波接收器,所述震波发生器包括一小车,所述小车上安装有轴架,所述轴架上安装有绕线辊和驱动绕线辊转动的电机一,所述绕线辊上缠绕有吊绳和导线,所述吊绳和导线的下端连接震波筒,所述震波筒能够伸入震源安装孔中产生震波。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采空区无损检测装置的震波发生器采用全新结构设计,不仅解决了多节短管拆装的麻烦,而且体积小,重量轻,无需配备专门的车辆托运,检测时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实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空区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空区无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采空区的探测技术上,常见的探测方法是钻孔加摄像探测,通过钻探24×24m、深36m的探孔网络对采场地表以下的空区进行探测,如果探孔打透了,再进行探孔内的成像探测,测出地下采空区的位置、形状、体积,然后利用爆破崩落的方法将采空区的顶板崩落,最后通过体积验算的方法核实采空区是否填实,在安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是否可安全通行车辆。这种生产工艺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需要在采场各个区域钻打探孔,探孔数量庞大,探测成本高,同时还会出现漏探的采空区。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设计了一种采空区无损检测装置,其结构如申请号为201922343911.5的中国专利所示,该采空区无损检测装置包括地震仪、震波发生器和震波接收器三部分,其以一个震源安装孔为圆心,在圆周上等间距布置若干个探头安装孔,震波发生器能够在圆心内产生震波,通过在探头安装孔中探测震波数据然后交由地震仪进行分析计算即可确定采空区的分布情况,这种检测方法探测精准,不会遗漏采空区,可保证每个采空区都能探测得到,因此已在矿上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震源安装孔的孔深一般在36米左右(极少数小于36米,但不低于30米,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超过36米),深度较大,因此往震源安装孔内安装的管道也较长,这么长的管道携带、运输都很不方便,尽管管道可由多节短管首尾连接组成,但是对多节短管进行组装以及把多节短管从震源安装孔内取出并拆开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况且震波发生器体积不大,多节短管还需要另外配备专门的车辆进行运输,十分麻烦、不方便。
基于此,有必要对上述震波发生器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备新型震波发生器的采空区无损检测装置,该采空区无损检测装置的震波发生器采用全新结构设计,不仅解决了多节短管拆装的麻烦,而且体积小,重量轻,无需配备专门的车辆托运,检测时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实用性好,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空区无损检测装置,包括地震仪、震波发生器和震波接收器,所述震波发生器包括一小车,所述小车上安装有轴架,所述轴架上安装有绕线辊和驱动绕线辊转动的电机一,所述绕线辊上缠绕有吊绳和导线,所述吊绳和导线的下端连接震波筒,所述震波筒能够伸入震源安装孔中产生震波。
作为本案的重要设计,所述震波筒包括一筒体,所述筒体内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电磁铁和撞击块,所述筒体内还滑动安装有衔铁,所述衔铁上安装有与电磁铁吸合的永磁体。
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撞击块上设置有通气孔一。
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筒体上设置有通气孔二。
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还包括控制衔铁在筒体内上下移动的控制器。
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控制器包括一绝缘盒和固定安装在绝缘盒上的电机二,所述绝缘盒内设置有与电机二传动连接的绝缘轮毂,所述绝缘轮毂上安装有一段弧形导电片,所述绝缘盒的内壁上安装有两对与弧形导电片滑接的电刷,两对电刷分别串联在两根与电磁铁连接的导线上,该两根导线中的电流大小不同,且电流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堆城钼业汝阳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金堆城钼业汝阳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188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温湿度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压腔控制装置和快速热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