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MLCC陶瓷生坯分散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15664.2 | 申请日: | 2020-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1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峰;黄茂林;曾雨;梁丽;倪福松;董强;李聪;杨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7/00 | 分类号: | B01F7/00;B01F15/00;B28B1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聚蓉众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1 | 代理人: | 张辉 |
| 地址: | 629000 四川省遂宁市高新区中国西部***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lcc 陶瓷 生坯 分散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MLCC陶瓷生坯分散设备,包括安装架、分散辊组和驱动电机。安装架的内部具有分散通道,分散辊组安装在分散通道内;驱动电机设置在安装架外部,驱动电机配置有电机齿轮用于带动分散辊组转动;分散辊组包括上分散辊组和下分散辊组,上分散辊组和下分散辊组均包括若干个分散辊,上分散辊组和下分散辊组分别配置有一个驱动电机;分散辊的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安装架上,分散辊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架,分散辊上安装的分散辊齿轮与驱动电机上的电机齿轮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用于将粘在一起的生坯分散开来,解放了劳动力,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MLCC陶瓷生坯分散设备。
背景技术
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其制作工艺是由印有内电极的陶瓷介质膜片以交叉错位的方式叠合起来形成巴块,对位切割分离为陶瓷生坯,经过一次性高温烧结形成瓷坯,从而形成一个类似独石的结构体,再在瓷坯的两端制备三层或多层金属外电极(端电极)形成MLCC成品,故也叫独石电容器。MLCC除有电容器“隔直通交”的通性特点外,其还有体积小,比容大,寿命长,可靠性高及适合表面安装等特点。
生坯在切割完成后,进行起巴过程中会有粘片(两粒以上的产品粘在一起),需要将粘在一起的分散开,便于后面的排胶、烧结。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人工手动分散的方法将粘在一起的生坯分开,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MLCC陶瓷生坯分散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作效率低、需要人工的技术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MLCC陶瓷生坯分散设备,包括安装架、分散辊组和驱动电机;
安装架的内部具有分散通道,分散辊组安装在分散通道内;驱动电机设置在安装架外部,驱动电机配置有电机齿轮用于带动分散辊组转动;
分散辊组包括上分散辊组和下分散辊组;上分散辊组和下分散辊组均包括若干个分散辊;上分散辊组和下分散辊组分别配置有一个驱动电机;
分散辊的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安装架上,分散辊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架,分散辊上安装的分散辊齿轮与驱动电机上的电机齿轮相配合;
分散辊上设置有若干分散片,相邻分散片之间留有转动间隙。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生坯分散过程中工作效率低、需要人工的问题,优选在上分散辊组和下分散辊组均包括2~3根分散辊,每个分散辊上设置有10~20个分散片。
优选的,安装架和分散轴通过轴承实现可转动连接。
优选的,上分散辊组设置在下分散辊组上方,上分散辊组和下分散辊组相互垂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陶瓷生坯分散设备,解放了劳动力,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2、通过电动机齿轮的传动作用来带动分散辊的转动,工作平稳性高、传动效率高。
3、分散辊组的设置以确保每一个生坯都能达到分散的目的,便于后面的排胶、烧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分散辊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分散辊组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轴承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156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胶自动上料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微机消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