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像素电路和发光装置、以及显示屏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15055.7 | 申请日: | 202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19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张逵;王会苹;林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文惠 |
| 地址: | 402760 重庆市璧***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像素 电路 发光 装置 以及 显示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像素电路和发光装置、以及显示屏,像素电路包括:切换电路、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和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切换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和电源端;所述切换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其中,在初始状态时,所述切换电路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处于常开状态,所述切换电路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处于常断状态;在异常发光状态时,所述切换电路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由所述常开状态切换为常断状态,所述切换电路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由所述常断状态切换为常开状态。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发光单元坏点的修复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像素电路和发光装置、以及显示屏。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由于显示器中存在坏点,从而导致显示器存在成像缺陷进而影响其成像质量。例如发光单元为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散热、老化等原因通常会导致Micro-LED故障,从而出现Micro-LED缺陷晶粒(即坏点),进而导致显示器成像缺陷。随着Micro-LED巨量转移技术迅速发展,在百万级甚至千万级的芯片中对坏点进行检测修复是一大挑战,并且在通过检测技术挑出Micro-LED缺陷晶粒之后,如何有效维修并替换坏点LED也是Micro-LED显示领域中的关键技术。
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图1中所示的方式进行Micro-LED坏点的修复。如图1所示,LED键合位置会做冗余设计,当键合上去的LED被检测为坏点时,采用镭射的方式切断该LED的连接电路,使其不能再对整体的电路产生影响,后续在备用位置键合新的LED,完成修复动作。然而,采用镭射的方式切断坏点的连接电路,容易伤及背板其他器件及线路,并且出现坏点后需要在备用位置逐一重新键入LED,因此工艺难度较大、效率低。
针对相关技术中,发光单元坏点的修复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和发光装置、以及显示屏,旨在解决发光单元坏点的修复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包括:切换电路、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和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切换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和电源端;所述切换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其中,在初始状态时,所述切换电路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处于常开状态,所述切换电路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处于常断状态;在异常发光状态时,所述切换电路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由所述常开状态切换为常断状态,所述切换电路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由所述常断状态切换为常开状态。
可选地,所述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微型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第二微型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电源端,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微型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电源端,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微型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电路。
可选地,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位于所述电源端和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之间,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扫描信号端,用于在所述扫描信号端的控制下处于导通状态,以及将所述电源端提供的电压输入至所述像素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150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