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麦单株拔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14385.4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8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军;胡喜贵;丁位华;陈向东;姜小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D11/00 | 分类号: | A01D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梁静 |
地址: | 453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单株拔株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麦单株拔株装置,及农作物拔株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分株板,其一侧设有用于将多个小麦分成单株小麦的多个梳齿,相邻两个梳齿之间形成嵌入单株小麦的空间;压杆,其一端与所述分株板连接,另一端斜向上形成自由端;夹持装置,设置于所述分株板上,用于夹持通过所述梳齿分株的单株小麦;提升机构,设置于所述压杆的自由端,用于提升夹持装置将单株小麦夹持后沿着所述压杆斜向上拔出;所述提升机构向上提升时将所述压杆向下按压。本实用新型的通过按压将小麦拔出,避免临近的小麦栽种的土壤拉拔松动,使临近的小麦容易倾倒,而影响生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拔株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麦单株拔株装置。
背景技术
在小麦育种中,需要拔取大量单株进行相关农艺性状的鉴定。在小麦科研中,需要对群体或植株的相关性状进行测量,也涉及到大量拔取小麦单株。拔单株劳动强度较大,尤其是在成熟收获期拔取单株,土地较干,直接用手拔取单株,十分费力费时。单株小麦有多个分蘖茎秆,用手拔单株时容易折断个别茎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高工作效率,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夹持装置,对小麦夹持后进行拔出。但是,在单株小麦拔出的过程中,容易将临近小麦单株的土壤拉拔松动,使临近的小麦容易倾倒,而影响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麦单株拔株装置,将小麦往上拔的时候,倾斜一定角度,能够容易拔出,并且通过按压将小麦拔出,避免临近的小麦栽种的土壤拉拔松动,使临近的小麦容易倾倒,而影响生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小麦单株拔株装置,包括:
分株板,其一侧设有用于将多株小麦分成单株小麦的多个梳齿,相邻两个梳齿之间形成嵌入单株小麦的空腔;
压杆,其一端与所述分株板远离多个所述梳齿的一侧连接,另一端斜向上形成自由端,所述压杆与位于中间的所述空腔正向相对;
夹持装置,设置于所述分株板上方,用于夹持通过所述梳齿分株的单株小麦;
提升机构,设置于所述压杆的自由端,用于提升所述夹持装置将单株小麦夹持后沿着所述压杆斜向上拔出;所述提升机构向上提升时将所述压杆向下按压。
进一步,所述压杆与所述分株板之间夹角为100~110°。
进一步,所述分株板远离所述多个所述梳齿的一端水平连接有脚踏板。
进一步,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操作杆和压合杆;
所述操作杆竖向设置,其一端设有第一夹持部,另一端与所述提升机构连接;
所述压合杆中部通过销轴与所述操作杆的中部铰接,所述压合杆一端设有第二夹持部,另一端形成自由手持端;
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位于中间的相邻两所述梳齿上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单株小麦的空间。
更进一步,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从下至上等间隔设置至少三个夹持杆;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从下至上等间隔设置至少两个夹持杆;
当所述第二夹持部向所述第一夹持部夹持时,所述第二夹持部上的至少三个所述夹持杆与所述第一夹持部上至少两个所述夹持杆的部分相互嵌入其间隔内。
更进一步,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手持杆;
所述手持杆一端部与所述操作杆通过销轴铰接,另一端远离所述操作杆延伸形成自由手持端;
所述手持杆位于靠近所述操作杆连接处的底部与所述压杆自由端通过销轴铰接,通过所述手持杆的自由手持端向下转动时,使与所述手持杆连接的所述操作杆向上提升。
更进一步,所述操作杆外侧与所述压杆之间设有连接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学院,未经河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143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