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扩体式岩锚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13106.2 | 申请日: | 202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1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贾祥南;张顺利;陈林钊;常进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嘉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02D5/7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11654 | 代理人: | 杜亚静 |
| 地址: | 4532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扩体式岩锚,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内锥体和多个外锥体,内锥体的轴向中心设有第一通孔,内锥体的外表面整体呈第一锥形或者第一锥形的局部,第一锥形的外表面设有第一棘齿;多个外锥体在径向分体设置;外锥体的内表面整体呈第二锥形孔或者第二锥形孔的局部,第二锥形孔的内表面设有第二棘齿;当内锥体与外锥体组装后,内锥体与外锥体通过第一锥形和第二锥形孔相适配,第一棘齿与第二棘齿相互嵌合,使得内锥体只能相对于外锥体沿轴向向单一方向运动。施工时,能够利用拉拔力或者推压力,将竖直方向作用力转换为岩体径向作用力,从而撑开岩体,在岩体被撑开之后,依然能够保持扩体式岩锚的撑开状态,便于对岩体进行支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扩体式岩锚。
背景技术
岩土工程过程中,需要对岩体进行锚固,然而,由于待锚固岩体本身结构坚硬,因此,应用传统的锚固方式,难以在岩体内完成支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扩体岩锚,在施工时,能够利用拉拔力或者推压力,将竖直方向作用力转换为岩体径向作用力,从而撑开岩体,并且,在岩体被撑开之后,依然能够保持扩体式岩锚的撑开状态,便于对岩体进行支护,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扩体式岩锚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扩体式岩锚包括内锥体(1)和多个外锥体(2),
所述内锥体(1)的轴向中心设有第一通孔(3),
所述内锥体(1)的外表面整体呈第一锥形或者第一锥形的局部,所述内锥体(1)的外表面设有第一棘齿(4);
所述多个外锥体(2)在所述内锥体(1)的径向分体设置;
所述外锥体(2)的内表面整体呈第二锥形孔(5)或者第二锥形孔(5)的局部,所述第二锥形孔(5)的内表面设有第二棘齿;
当所述内锥体(1)与所述外锥体(2)组装后,所述内锥体(1)与所述外锥体(2)通过所述第一锥形和第二锥形孔(5)相适配,所述第一棘齿(4)与所述第二棘齿(6)相互嵌合,使得所述内锥体(1)只能相对于所述外锥体(2)沿轴向向单一方向运动,所述外锥体(2)在所述内锥体(1)的推动下离心扩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扩体式岩锚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作为优选,
所述第一锥形的上部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锥形的下部直径;
所述第二锥形孔(5)的上部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锥形孔(5)的下部直径;
所述第一棘齿(4)朝向斜下方向,所述第二棘齿(6)朝向斜上方向;
使得所述内锥体(1)只能相对于所述外锥体(2)向上运动。
作为优选,
所述第一锥形的上部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锥形的下部直径;
所述第二锥形孔(5)的上部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锥形孔(5)的下部直径;
所述第一棘齿(4)朝向斜上方向,所述第二棘齿(6)朝向斜下方向;
使得所述内锥体(1)只能相对于所述外锥体(2)向下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扩体式岩锚还包括锚杆(7)和传力杆(16),
所述传力杆(16)的轴向中心设有第二通孔(17);
所述锚杆(7)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17),使得向所述锚杆(7)施加的轴向作用力能够通过所述传力杆(16)作用于所述内锥体(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嘉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嘉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131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