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流道中心进料式转子腔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10596.0 | 申请日: | 202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99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磊蒙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13/18 | 分类号: | B02C13/18;B02C13/28;B02C13/282;B02C13/286;B02C13/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9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流 中心 进料 转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机械破碎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双流道中心进料式转子腔,包括叶轮架,所述叶轮架的正面通过销轴卡接有两个分料板,所述叶轮架的正面分别安装有两个第一锤头和两个第二锤头,两个所述第一锤头之间栓接有刀头,所述叶轮架的内部通过凹槽卡接有分料锥,所述叶轮架的正面通过凹槽安装有转子法兰连接总成;本实用新型通过物料在旋转过程中会流滑过刀头,抛向主机筒内部的砧铁,高速飞行的物料与砧铁发生第一次碰撞后反弹回来,再与第一锤头和第二锤头发生第二次碰撞,物料能够得到充分破碎,能够提高物料的成砂率而且通过量大,减少了制砂生产线的成本,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机械破碎技术领域,具体为双流道中心进料式转子腔。
背景技术
我国砂石骨料消费呈逐年增长态势,过去以天然砂石为主,主要源于山川河流,随着天然砂石资源枯竭、生态保护要求提高和建设工程需求量持续增加,机制砂石逐渐替代天然砂石弥补市场需求,目前机制砂石已占建设用砂石的70%左右,一直以来矿山机械行业的制砂设备普遍存机成砂率不高,产量小等弊病,大产量的制砂生产线一般需要多台制砂机并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双流道中心进料式转子腔,具备了能够提高成砂率而且通过量大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进料式转子腔成砂率底而且通过量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流道中心进料式转子腔,包括叶轮架,所述叶轮架的正面通过销轴卡接有两个分料板,所述叶轮架的正面分别安装有两个第一锤头和两个第二锤头,两个所述第一锤头之间栓接有刀头,所述叶轮架的内部通过凹槽卡接有分料锥,所述叶轮架的正面通过凹槽安装有转子法兰连接总成。
优选的,所述叶轮架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螺丝栓接有四个导流板。
优选的,所述叶轮架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栓接有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
优选的,所述叶轮架的背面通过螺丝栓接有叶轮进料耐磨圈。
优选的,所述叶轮架的内部栓接有T形座块,所述T形座块的另一侧卡接有压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物料在旋转过程中会流滑过刀头,抛向主机筒内部的砧铁,高速飞行的物料与砧铁发生第一次碰撞后反弹回来,再与第一锤头和第二锤头发生第二次碰撞,物料能够得到充分破碎,能够提高物料的成砂率而且通过量大,减少了制砂生产线的成本,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右侧示意图。
图中:1、第一防护板;2、分料板;3、第一锤头;4、第二锤头;5、刀头; 6、分料锥;7、第二防护板;8、转子法兰连接总成;9、导流板;10、叶轮架; 11、叶轮进料耐磨圈;12、T形座块;13、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磊蒙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磊蒙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105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门加工用抛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自动化用的控制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