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对高压开关柜电缆仓内装拆设备的专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09815.3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1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伊国鑫;韩思银;王雅湉;张梁;杨占山;柳荟;马智明;马国福;丁祥浩;高亮;李洪涛;郭永钰;马晓娜;马明;陈鑫杰;邱战飞;马乐;唐梦伟;钱建华;刘占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3/00 | 分类号: | H02B3/00;H02G1/00 |
代理公司: | 西宁工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3102 | 代理人: | 陈文福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高压 开关柜 电缆 仓内装拆 设备 专用工具 | ||
一种针对高压开关柜电缆仓内装拆设备的专用工具,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其结构为受力臂的一端与C型开口固定连接,受力臂与C型开口成165°夹角;支撑臂的上端固定设置有U型开口,受力臂与支撑臂成105°夹角,受力臂卡在U型开口内并用螺栓固定连接,U型开口的内底面为一斜面,斜面倾斜度为7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应用钢材,制作一个带U型头的钢叉,钢叉外臂设计为双臂折叠式结构,一臂为受力臂,一臂为支撑臂。支撑臂打开,与受力臂成105度夹角,人员只需在电缆仓外向下压受力臂,在受力臂与支撑臂杠杆作用下,U型开口将向上顶着设备插入到电缆仓接入孔内,另一人将固定螺丝固定后,完成设备安装,拆除过程与此相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对高压开关柜电缆仓内装拆设备的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一般高压开关柜具有架空进出线、电缆进出线、母线联络等功能,电气设备通过高压电缆与高压开关柜相连;通常,高压开关柜电缆仓底部留有电缆终端接入孔及避雷器接入孔,装配过程中将电缆终端和避雷器插入电缆仓电缆终端接入孔及避雷器接入孔内,并用螺丝刀将其紧固,开关柜进行电气试验等检修工作中,需频繁拆卸电缆终端及避雷器,同时需频繁在电缆仓底部电缆终端接入孔及避雷器接入孔内装拆试验用电缆及试验堵头。
为防止高压开关柜电缆仓内电缆终端安装处由于电场畸变等原因造成的放电,高压开关柜电缆仓各接入孔内壁均为硅橡胶材质,且其内部结构、孔径等均与电缆终端相吻合,需做到严丝合缝。因此,在装设电缆终端、避雷器、试验用堵头等设备时,需有两人钻入电缆仓内,向上用力将电缆终端、避雷器、试验用堵头等设备插入接入孔,另一人将紧固螺丝紧固到接入孔基座上,此过程需两人在狭小的空间
内完成,且由于插入接入孔内设备时,需向上用力,因此,整个过程费时费力。
目前无专用拆卸工具,高压开关柜电缆仓内装拆电缆终端、试验电缆、避雷器及试验堵时紧固/拆除螺丝等工作均由人工手动完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高压开关柜电缆仓内装拆设备的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受力臂(1)的一端与C型开口(5)固定连接,受力臂(1)与C型开口(5)成165°夹角;支撑臂(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U型开口(2),受力臂(1)与支撑臂(3)成105°夹角,受力臂(1)卡在U型开口(2)内并用螺栓(4)固定连接,U型开口(2)的内底面为一斜面(6),斜面(6)倾斜度为75°。
所述受力臂(1)与支撑臂(3)为横截面3×3cm的矩形,长度分别60cm,20cm,60cm的钢管,采用矩形钢管的优势在于受力臂(1)用力时螺栓(4)受力时不易滑丝;C型开口(5)为内直径9.2cm,厚0.4cm,宽2cm的钢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应用钢材,制作一个带U型头的钢叉,钢叉U型开口的尺寸与电缆终端、试验电缆、避雷器及试验堵头外环尺寸相符,钢叉外臂设计为双臂折叠式结构,一臂为受力臂,一臂为支撑臂。工具使用时,支撑臂打开,与受力臂成105度夹角(受力臂与U型开口夹角为15度),人员只需在电缆仓外向下压受力臂,在受力臂与支撑臂杠杆作用下,U型开口将向上顶着设备插入到电缆仓接入孔内,另一人将固定螺丝固定后,完成设备安装,拆除过程与此相同。
1)采用高压开关柜电缆终端及试验堵头专用安装工具,在电缆仓狭小空间内安装设备时,只需一人在舱内拆卸螺丝即可,避免两人 在舱内工作时的拥挤问题。
2)使用该工具,改变了电缆仓内设备安装时的用力方式,将人员在电缆仓内向上顶的用力方式,改变为舱外向下压的用力方式。
3)使用该工具进行安装时,由于充分利用了杠杆原理,有效节省了人力,使安装过程轻松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模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98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距数据的采集传输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综合防毒防尘滤毒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