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龙须菜幼苗养殖的仿生培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09757.4 | 申请日: | 202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91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徐年军;张俊;孙雪;张小倩;刘士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A01G13/02;B01D29/5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和氏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0 | 代理人: | 李晓星 |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龙须菜 幼苗 养殖 仿生 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龙须菜幼苗养殖的仿生培养装置,包括养殖架,养殖架的内部设置有选育区和扩大培养区。本实用新型首先添加人工基质促进龙须菜幼苗生长,模仿自然环境下龙须菜幼苗的生长条件使其长势更佳,然后分区域培养,具有易操作、养殖幼体数量多、一次性选育个体数大的优点,再而分层过滤的结构,有效地减少海洋漂浮物及杂藻对龙须菜海区养殖的影响,其中黑色和白色纱网共同使用能够有效地封存藻体,此外还能够对龙须菜多重保护,防止因光照过强而造成藻体死亡,最后可调节龙须菜的受光,人为调节龙须菜养殖水层可与光保护调控系统联用进行双重调节以保证藻体的正常快速生长,增加了新品种选育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藻幼苗海区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龙须菜幼苗养殖的仿生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龙须菜是一种重要的产琼胶经济红藻,主要养殖在福建、广东、山东等沿海省份,产量为我国第二大海藻。龙须菜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多种矿物质、人体必需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是一种典型的高蛋白、低脂的海藻,其多糖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等生理活性,具有开发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的潜力。
随着龙须菜产业的不断扩大,龙须菜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益严重,制约了龙须菜产业的发展。其中主要是种质退化问题,龙须菜受海区环境的影响,经过多代养殖后抗逆能力下降,不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一旦环境不适宜就容易造成病烂;此外,龙须菜苗种比较单一,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琼胶产业发展的需求,大面积推广所需良种来源问题直接制约了龙须菜养殖业的发展。由于龙须菜藻尖室内生长速率较慢,藻体日相对生长速率约为6%/d,同时,室内养殖条件并不符合龙须菜实际海域养殖条件,故采用小规模海区养殖的方式来完成后续的龙须菜新品种选育工作。但在海区养殖龙须菜幼苗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如藻尖太小,无法采取藻段夹苗的方式进行培养选育;过强的光强对藻尖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杂藻附着对龙须菜生长具有不利的影响等。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后续的新品种选育的进度,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龙须菜小规模海区养殖与新品种选育的装置和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龙须菜幼苗养殖的仿生培养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在海区养殖龙须菜时,幼苗藻尖太小,无法采取藻段夹苗的方式进行培养选育,过强的光强对藻尖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杂藻附着对龙须菜生长具有不利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后续的新品种选育的进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养殖架,所述养殖架由横管和竖管构成,养殖架的底部设置有金属板,养殖架上方的四个顶端均焊接有金属弯钩,金属弯钩通过第一连接绳与圆环相连接,圆环的上端设置有塑料圆筒状浮漂,圆环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绳与金属船锚连接,塑料圆筒状浮漂的外围连接有渔网;
养殖架的内部设置有选育区和扩大培养区,选育区位于扩大培养区的正中心,选育区和扩大培养区之间通过第一金属丝连接,选育区由第二金属丝与第三金属丝分隔成若干个选育小格,选育区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黑色纱网,选育小格的四周均设置有第一白色纱网,选育小格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黑色纱网,扩大培养区的四周设置有第二白色纱网,扩大培养区的上方设置有第三白色纱网。
优选的,所述扩大培养区由四个等体积的梯形体构成,四个梯形体的内部四周分别设置有长2m、宽20cm、孔径为0.5mm的第四白色纱网。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绳为3000丝的聚乙烯纤维绳,第二连接绳为5000丝的聚乙烯纤维绳。
优选的,所述渔网的孔径为3cm,宽度为1m。
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丝为长0.7m、粗2mm的不锈钢金属丝,第二金属丝为长1m、粗2mm的不锈钢金属丝,第三金属丝为长20cm、粗2mm的不锈钢金属丝,选育小格的长度为8cm、宽度为8cm、高度为20cm。
优选的,所述第一黑色纱网的长度为1m、宽度为1m、孔径为0.5mm,第一白色纱网的长度为20cm、宽度为8cm、孔径为0.3mm,第二黑色纱网的长度为8cm、宽度为8cm、孔径为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97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