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氧化提金用高效耐砷细菌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09327.2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88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发上;刘晓兵;郑卫红;王继东;胡志军;杨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三和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2 | 分类号: | C12M1/02;C12M1/12;C12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4213***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氧化 提金用 高效 细菌 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氧化提金用高效耐砷细菌培养装置,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工作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工作箱左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本实用新型通过分离滤板、第一电机、转轴、混合叶、传输管、喷洒头、水泵、连接头和分离箱的设置,可以起到搅拌培育均匀的效果,避免了在培育的过程中出现培育不均匀的现象,通过转轴、第二电机、电热阻丝、风扇、过滤网、第一培育罩和第二培育罩的设置,可以起到对微生物进行定时加热提高培育效果的作用,避免了在培育的过程中微生物出现二次污染导致培育装置效率下降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氧化提金用高效耐砷细菌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在我国教科书中,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香菇等,还有微生物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现有的培育装置在分离的过程中无法起到均匀培育的作用,导致培育装置在培育的过程中出现培育不均匀的现象,降低了培育装置的工作效率,浪费了工作人员的大量时间,满足不了人们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氧化提金用高效耐砷细菌培养装置,具备均匀培育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培育装置在分离的过程中无法起到均匀培育的作用,导致培育装置在培育的过程中出现培育不均匀的现象,降低了培育装置的工作效率,浪费了工作人员的大量时间,满足不了人们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氧化提金用高效耐砷细菌培养装置,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工作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工作箱左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混合叶,所述工作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离箱,所述分离箱内腔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分离滤板,所述分离箱内腔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右侧贯穿至工作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底部与固定板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传输管的右侧贯穿至操作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喷洒头,所述操作箱内腔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操作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培育箱,所述培育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培育罩,所述第一培育罩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培育罩,所述第二培育罩的顶部与培育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操作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热阻丝,所述加热箱顶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操作箱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且防滑垫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右侧与工作箱的连接处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水泵的底部与固定板的顶部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操作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机的左侧与工作箱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加热箱的底部开设有与操作箱配合使用的通槽,所述培育箱的顶部开设有与过滤网配合使用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三和金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三和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93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金贫液碳吸附回收装置
- 下一篇:新型智能雨水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