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管切开术后可二次固定湿化管及吸氧管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09316.4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2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荣;梁榕;马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M16/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刘宇宸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切开 术后 二次 固定 湿化管 吸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术后可二次固定湿化管及吸氧管的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卡槽、网孔和固定件,所述壳体为中空圆柱形,内径与气切管直径相同,壳体侧面设置有卡槽,壳体一端设置有网孔,壳体另一端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卡槽起到对吸氧管、湿化管等导管进行第一次固定的作用;所述网孔,使用时吸氧管、湿化管等导管从网孔插入起到第二次固定的作用,进而伸入气切管内;所述固定件,可方便装置在气导管上安装与拆卸。本实用新型壳体透明便于医护人员观察患者痰液颜色、性质,若患者出现大咯血、咳痰时便于通过网孔对患者进行吸痰,此外,卡槽和网孔的二次固定方法,可有效避免吸氧管、湿化管等管道的滑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管切开术后可二次固定湿化管及吸氧管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气管切开术后,会使用固定气道湿化管及湿化管的装置,该装置设计了防护罩,可有效遮挡患者咳嗽时喷出的痰液。然该设计中未考虑到气切患者术后常规需要进行吸氧,若同时进行吸氧及湿化,两条管道的固定方法欠妥,此外,防护罩虽然能隔离患者痰液外渗,但防护罩会遮盖住气切管道,不便医护人员观察患者痰液颜色、性质,以及若患者出现大咯血、咳痰时不便及时对患者进行吸痰。此外,目前的设计多数为一次固定,管道容易滑脱。气管切开术后湿化管及吸氧管固定脱出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一方面增加了护理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存在因管道脱出污染而导致患者感染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切开术后可二次固定湿化管及吸氧管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固定不充分易导致管道发生脱落,以及防护罩遮挡而不利于观察痰液情况、不便及时对患者进行吸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气管切开术后可二次固定湿化管及吸氧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4、卡槽1、网孔2和固定件3;所述壳体4为中空圆柱形,壳体4侧面设置有卡槽1,壳体4一端设置有网孔2,壳体4另一端设置有固定件3;
所述卡槽1,分为A侧11和B侧12,构成一个C形卡槽,A侧11尾部与B侧12尾部连接,B侧12具有弹性,B侧12头部向外侧弯曲并延伸。
优选地,所述卡槽1的A侧11和B侧12内侧设有条纹。
优选地,所述网孔2内侧设有条纹。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3,包括固定环31、固定扣32和杆A33,所述固定环31与固定扣32通过杆A33连接,固定环31上有缺口,缺口两端设置有凸起34,杆A33穿过固定环上的凸起34。
优选地,所述固定扣32呈弧形,扣起时与固定环31紧贴。
优选地,所述固定扣32通过杆A33的作用逼迫固定环31变形而抵紧于该固定件3的预设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卡槽和网孔的设置从而获得二次固定方法,可有效避免吸氧管、湿化管等管道在使用时产生滑脱,减少了医护的工作压力。
2、本实用新型壳体为透明的,便于医护人员观察患者痰液颜色、性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卡槽,11-A侧,12-B侧,2-网孔,31-固定环,32-固定扣,33-杆A,34-凸起,4-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未经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93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柜
- 下一篇:一种防水的汽车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