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斑衣蜡蝉诱捕围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09220.8 | 申请日: | 202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5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徐进;曹川健;孙德莹;白鸿岩;吕春鹤;张国芳;鄂海霞;田树军;者金付;王景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格瑞碧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02;A01M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而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41 | 代理人: | 李锐 |
| 地址: | 10019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斑衣蜡蝉 诱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斑衣蜡蝉诱捕围环,包括胶带环本体;其特征在于,胶带环本体的外侧设置有颜色层或发光层,颜色层为棕黄色,发光层散射的光谱为紫外光,其范围为200‑380nm。所述胶带环本体的上侧及下侧平行设置有折痕,胶带环本体的上部可沿折痕向下折弯形成遮挡部,胶带环本体的下部可沿折痕向上折弯形成支撑部。所述胶带环本体的宽度为100‑150mm,其缠绕固定在树干上,依靠颜色层或发光层诱杀斑衣蜡蝉。胶带环本体的外侧也可以涂覆一层粘虫胶,增强对斑衣蜡蝉的捕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斑衣蜡蝉诱捕围环,其结构合理,利用本体颜色层或发光层对斑衣蜡蝉就行诱捕,并在胶带环本体的外侧涂覆一层粘虫胶,对若虫及成虫的斑衣蜡蝉进行诱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害虫诱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斑衣蜡蝉诱捕围环。
背景技术
斑衣蜡蝉是同翅目蜡蝉科的昆虫,民间俗称“花姑娘”,不同龄期体色变化很大。小龄若虫体黑色,上面具有许多小白点;大龄若虫身体通红,体背有黑色和白色斑纹;成虫后翅基部红色,飞翔时可见。在多种植物上取食活动,吸食植物汁液,是多种果树及经济林树木上的重要害虫之一。
斑衣蜡蝉因刺吸植物树干,引起树势衰弱,造成其它害虫的入侵,树势受到危害,使得果树生长受到严重破坏。目前,防治斑衣蜡蝉仍然以喷洒农药的方法,但斑衣蜡蝉容易产生抗药性,并且农药容易残留在果实中,防治效果甚微。
CN210928869U公开了一种葡萄斑衣蜡蝉越冬虫害防疫用的防控装置。包括收集袋、出料斗、连通管、进料斗和橡胶板,所述进料斗呈漏斗状,且进料斗为矩形形状,进料斗的上端一侧中间处开设有滑槽,橡胶板的内部下端中间处均等距固定有钢丝,橡胶板的下端中间处固定有滑轨,橡胶板通过滑轨滑动安装在滑槽的内部,橡胶板的宽度与进料斗的宽度相等,进料斗的下端中间处连通安装有连接管,进料斗通过连接管活动安装在连通管的上端,出料斗呈漏斗状,出料斗的下端外侧固定有固定环,出料斗的上端中间处连通安装有连接管,但是该专利公开的防控装置结构复杂,无法灵活使用,适应性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斑衣蜡蝉诱捕围环适用于斑衣蜡蝉若虫期的诱捕,其结构合理,利用本体颜色层或发光层对斑衣蜡蝉就行诱捕,并在胶带环本体的外侧涂覆一层粘虫胶,增强捕杀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斑衣蜡蝉诱捕围环,包括胶带环本体;其特征在于,胶带环本体的外侧设置有颜色层或发光层,颜色层为棕黄色,发光层散射的光谱为紫外光。
进一步地,所述胶带环本体的上侧及下侧平行设置有折痕,胶带环本体的上部可沿折痕向下折弯形成遮挡部,胶带环本体的下部可沿折痕向上折弯形成支撑部。胶带环本体上的折痕与胶带环本体的外沿平行,遮挡部的设置一定程度上防止斑衣蜡蝉飞走,支撑部能够盛接死掉的斑衣蜡蝉,以方便斑衣蜡蝉的清理。
进一步地,所述遮挡部上设置有夜光材料层,夜光材料层的设置能够在夜间引诱斑衣蜡蝉接近胶带环,达到诱捕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层散射的光谱范围为200-380nm,该区段的紫外光谱对斑衣蜡蝉具有良好的诱杀、捕杀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颜色层的LAB值限定为L值范围60-80,a值范围3-8,b值范围15-30。该区段的颜色对斑衣蜡蝉具有良好的诱杀、捕杀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胶带环本体的厚度为0.3-0.5mm,以保证胶带环本体具有一定强度,防止其他外力对其的破坏,保障紫外光谱对斑衣蜡蝉的诱杀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胶带环本体的宽度为100-150mm,其缠绕固定在树干上,形成闭环结构,有效捕杀斑衣蜡蝉。
进一步地,所述胶带环本体的外侧涂覆有一层粘虫胶,粘虫胶可以对斑衣蜡蝉的肢体进行粘合,将其粘合在胶带环本体上,动弹不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格瑞碧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格瑞碧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92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电预埋套筒固定工具
- 下一篇:一种防吸水液态样品取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