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衬套用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08462.5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9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毕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恒勃滤清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汇橙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71 | 代理人: | 黎敏强 |
地址: | 40257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衬套 用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打衬套用工装,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支撑柱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隔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气缸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气泵。该打衬套用工装,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气泵和第二气缸伸缩,第二气缸通过滑块带动夹具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快速夹持并固定,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第一气缸伸缩,第一气缸通过第一安装座带动芯杆上下移动,使得芯杆对衬套的内壁进行限位,再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第三气缸伸缩,第三气缸通过第二安装座带动压板将衬套打入工件内部,达到简单方便高精度加工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打衬套用工装。
背景技术
衬套是用于机械部件外,以达到密封和磨损保护等作用的配套件,在阀门应用领域,衬套在阀盖之内,一般使用聚四氟乙烯或者石墨等耐腐材料,用于密封作用,衬套在安装过程中一般需要使用工装将其压入工件内部。
传统的衬套加工一般通过人工压入工件内部,其加工效率低,且容易导致工件损坏等情况发生,故而提出一种打衬套用工装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打衬套用工装,具备快速加工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衬套加工一般通过人工压入工件内部,其加工效率低,且容易导致工件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快速加工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打衬套用工装,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支撑柱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隔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气缸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隔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气缸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收纳箱,所述第一气缸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芯杆,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与芯杆对应的通孔,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通孔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外壁且位于芯杆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相对侧均活动安装有夹具,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滑块的相背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压板,所述支撑架的右侧且位于顶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和底座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在工作台的底部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底座为增阻橡胶块。
优选的,所述气泵通过气管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固定连接,所述气管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导线与电磁阀和气泵电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气缸在工作台的顶部呈左右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导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在第一气缸的前侧和后侧呈对称分布,所述导轨的横截面为T型,所述滑块的左侧开设有与滑块对应的T型槽。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架在工作台的顶部呈矩形阵列分布。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打衬套用工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恒勃滤清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恒勃滤清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84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挡火机构的船舶轮机用通风管道
- 下一篇:一种工件加工用液压塑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