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枝状输配管网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06556.9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42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敏;王晶轩;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8 | 分类号: | F17D1/08;F17D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师玮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枝状输配 管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枝状输配管网,涉及流体输配技术领域,能够在节省初投资的前提下提升输送流体的可靠性。包括干管系统和至少两个支管系统,每个支管系统均与干管系统连通;干管系统连通有制能设备和第一蓄能设备,每个支管系统连通有多个用能用户和第二蓄能设备。制能设备产生的载能水流过干管系统和支管系统进入第二蓄能设备存储能量,当干管系统无法输送流体时,第二蓄能设备通过支管系统向用能用户释放能量。多个支管系统同时与干管系统连通,每个支管系统均连通有第二蓄能设备,当干管系统无法输送流体时用能用户可从第二蓄能设备获取能量,既提高支状输配管网的可靠性,又相对环状输配管网节省初投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输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枝状输配管网。
背景技术
将流体输送并分配到各相关设备或空间,或者从各接收点将流体收集起来输送到指定点的管道系统称为流体输配管网。
流体输配管网按管内流体流向的确定性分类,可分成枝状管网和环状管网。环状管网虽然可靠性高,但是初投资较高,为了节省初投资,急需研究出一种结构简单的枝状管网,在节省初投资的前提下提升输送流体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枝状输配管网,多个支管系统同时与干管系统连通,每个支管系统均连通有第二蓄能设备,当干管系统无法输送流体时用能用户可从第二蓄能设备获取能量,既提高支状输配管网的可靠性,又相对环状输配管网节省初投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枝状输配管网,包括干管系统和至少两个支管系统,每个支管系统均与干管系统连通;
所述干管系统连通有制能设备和第一蓄能设备,每个所述支管系统连通有多个用能用户和第二蓄能设备;
制能设备产生的载能水流过干管系统流入支管系统,载能水通过支管系统输送到与本支管系统连通的用能用户,经用能用户使用的回水依次流过支管系统和干管系统进入制能设备;
制能设备产生的载能水流过干管系统进入第一蓄能设备存储能量,第一蓄能设备通过干管系统和支管系统向用能用户释放能量;
制能设备产生的载能水流过干管系统和支管系统进入第二蓄能设备存储能量,第二蓄能设备通过支管系统向用能用户释放能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干管系统阻断或堵塞,阻断多个支管系统的流体连通,所述第二蓄能设备通过对应的支管系统向同一支管系统的用能用户释放能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干管系统包括供水干管和回水干管,每个所述支管系统均包括供水支管和回水支管,所述供水干管和每个所述支管系统的供水支管连通,所述回水干管和每个所述支管系统的回水支管连通;
所述制能设备和第一蓄能设备均与供水干管和回水干管连通,所述多个用能用户和第二蓄能设备均与供水支管和回水支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能设备与供水干管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所述制能设备与回水干管通过第二连通管连通;
所述第一蓄能设备与供水干管通过第三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一蓄能设备与回水干管通过第四连通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能设备的载能水依次通过第一连通管、供水干管和第三连通管向第一蓄能设备存储能量;
所述第一蓄能设备的出水依次通过第四连通管、回水干管和第二连通管进入制能设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用能用户与供水支管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用能用户与回水支管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
所述第二蓄能设备与供水支管通过第三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二蓄能设备与回水支管通过第四连接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65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状分布式蓄能输配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