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06536.1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32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科武;李瑞利;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雷科恩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20 | 分类号: | B24B19/20;B24B55/00;B24B41/06;B24B47/12;B24B4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模具 表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装置,包括底座及底座上侧的支架座、焊接在支架座上侧的防尘壳,所述防尘壳上侧中部贯穿有磨铣刀具,所述防尘壳上壁开设有适配磨铣刀具的滑槽,所述支架座内部固定有液压罐,所述液压罐内设置有液压泵,所述液压罐一侧设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一侧设有转盘,所述转盘内嵌设有压柱,所述转盘内开设有与压柱适配的液压缸。本实用新型在塑胶模具磨铣处增加了防尘罩,避免产生的粉尘有毒物质散出,造成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同时采用转盘式夹具,通过多组压柱固定复杂器件,提高固定效率,且便于加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装置。
背景技术
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以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一系列塑件。
塑胶模具加工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磨铣,磨铣不仅增加塑胶模具的美观,而且能够改善塑胶模具表面的耐腐蚀性、耐磨性,但现有的磨铣一般都是人工使用工具进行磨铣,人工磨铣效率又低,而且磨铣时只能固定磨铣一个角度,需要反复调整塑胶模具角度,比较不方便,加大了人员的劳动强度,对于大量塑胶模具磨铣来说,单靠人力进行磨铣,时间比较长,效率低,而机械加工中,缺少可靠固定装置,加工困难,且磨铣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粉尘无法有效避免,危及操作人员身体安全,因此为了解决这些情况,设计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装置,包括底座及底座上侧的支架座、焊接在支架座上侧的防尘壳,所述防尘壳上侧中部贯穿有磨铣刀具,所述防尘壳上壁开设有适配磨铣刀具的滑槽,所述支架座内部固定有液压罐,所述液压罐内设置有液压泵,所述液压罐一侧设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一侧设有转盘,所述转盘内嵌设有压柱,所述转盘内开设有与压柱适配的液压缸。
优选的,所述转盘与支架座转动连接,所述转盘一侧开设有轮齿,所述底座上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有与轮齿适配的主动齿轮。
优选的,所述压柱一端设有与液压缸适配的活塞,所述压柱另一端设有防滑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压柱设有多组,且均匀分布于转盘一侧。
优选的,所述液压缸通过油道与液压罐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塑胶模具磨铣处增加了防尘罩,避免产生的粉尘有毒物质散出,造成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同时采用转盘式夹具,通过多组压柱固定复杂器件,提高固定效率,且便于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装置的转盘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装置的转盘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柱、2磨铣刀具、3防尘壳、4支架座、5液压罐、51液压泵、6底座、7电机、8转盘、9旋转接头、10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雷科恩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雷科恩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65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型的建筑给排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枝状输配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