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静电除尘、负离子净化风柜驱动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06157.2 | 申请日: | 2020-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2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成业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3C3/34 | 分类号: | B03C3/34;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990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经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静电 除尘 负离子 净化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压静电除尘、负离子净化风柜驱动板,包括板体,设置在所述板体四角处的保护套;所述板体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保护套包括固定板、安装槽和弹性缓冲层;所述固定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固定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的第三安装孔,所述弹性缓冲层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连通的第一弹性管,所述弹性缓冲层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连通的第二弹性管;通过固定板、安装槽和弹性缓冲层的协同配合,可以避免螺丝与板体表面的直接接触,通过第二安装孔、第一弹性管、第三安装孔和第二弹性管,可以避免螺丝与第一安装孔的内壁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板体在安装时被螺丝压坏和磨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静电除尘、负离子净化风柜驱动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环境也渐渐遭到了破坏,室内空气污染指数也在不断地提高,室内化学污染物主要包括从装修材料、化妆用品、涂料、厨房等地方释放出来的包括氨、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碳氧化物等无机污染物及甲醛、苯、二甲苯等在内的有机污染物,生物类污染物主要有细菌、霉菌等致病菌,这些污染物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有研究表明,负离子具有除尘、除菌、除臭等多种功能,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高压静电除尘、负离子净化风柜设备。
高压静电除尘、负离子净化风柜主要包括外壳以及安装于外壳内的工作部件,驱动板是高压静电除尘、负离子净化风柜较为重要的工作部件之一;而现有的驱动板在被安装至外壳时,往往都是采用螺丝拧紧的方式进行固定,而螺丝与驱动板是直接接触,使驱动板很容易被螺丝压坏和磨损,破坏驱动板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避免螺丝与驱动板直接接触的、从而避免螺丝压坏和磨损驱动板的高压静电除尘、负离子净化风柜驱动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静电除尘、负离子净化风柜驱动板,包括板体,设置在所述板体四角处的保护套;所述板体的四角处设置有由上至下贯穿板体的第一安装孔;所述保护套包括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边侧并呈“L”形设置的安装槽,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壁的弹性缓冲层;所述固定板设置有由上至下贯穿固定板的、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固定板设置有由下至上贯穿固定板的、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的、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下方的第三安装孔,所述弹性缓冲层顶部的下表面往下延伸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连通的第一弹性管,所述弹性缓冲层底部的上表面往上延伸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连通的第二弹性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的内径一致,且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与第三安装孔的中心均位于同一轴线上;限定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的内径关系,能把所述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弹性管设置为类似于沉头孔的结构,有利于在把所述保护套安装至板体的四角处后,所述板体能通过螺丝穿过第二安装孔、第一弹性管、第二弹性管和第三安装孔螺丝固定至负离子净化风柜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径大于第一弹性管的外径,所述第一弹性管的外径与第二弹性管的外径一致,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一弹性管和第二弹性管的中心均位于同一轴线上;限定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径、第一弹性管的外径和第二弹性管的外径,便于在把所述保护套套装至板体时,所述第一弹性管和第二弹性管能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有利于把所述保护套的安装至板体的四角处。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的一半长度大于第一弹性管的长度,所述第一弹性管的长度与第二弹性管的长度一致,有利于把所述保护套安装至板体的边角处。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缓冲层为橡胶弹性缓冲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性管和第二弹性管均为橡胶弹性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成业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成业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61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