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弧面结合的子母型矢量防侵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03695.6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15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陶西贵;秦有权;吴应祥;张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41H5/04 | 分类号: | F41H5/04;F41H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2 | 代理人: | 华冰 |
地址: | 10003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结合 子母 矢量 防侵彻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结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弧面结合的子母型矢量防侵彻结构,其包括母结构和子结构,母结构具有弧形底面,子结构具有弧形侧面,母结构的弧形底面与子结构的弧形侧面部分接触,母结构的弧形底面与遮弹层的上表面为线接触,多个母结构沿各母结构的长度方向进行拼接以形成一个母结构单元;多个子结构沿各子结构的长度方向进行拼接以形成一个子结构单元;母结构单元和子结构单元间隔设置于遮弹层之上,相邻两个母结构单元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子结构单元置于容纳空间中,形成组合式防护结构,当弹体来袭时,其能有效降低来袭弹体的入射速度并改变入射角度,从而有效减小了来袭弹体的侵彻深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弧面结合的子母型矢量防侵彻结构及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钻地弹在海湾战争、叙利亚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中投入使用,其所表现出来的打击精度高、侵彻能力强、破坏威力大等优异作战性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近年来,钻地武器开始采用复合制导、多模制导等先进制导方式来进一步提高武器打击精度。同时,对钻地武器的弹头的材料及其几何形状等也进行优化设计以期望提高速度谋求更大的侵彻深度和破坏力。然而,目前现有的遮弹结构通常为整体式结构,其主要是从增大材料强度或防弹结构厚度等方面来提高防弹结构的防弹能力,这导致现有技术中所广泛使用的常规防弹结构的厚度越来越大或钢筋混凝土防弹层中的钢筋的配筋率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导致施工工艺复杂,现场质量难以保证,并且造成经济成本过高。因此,本实用新型期望提出一种能够应对深钻地武器对重要固定目标的威胁的新型的抗侵彻的防弹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弧面结合的子母型矢量防侵彻结构,其包括子结构和母结构,所述母结构具有弧形底面,所述子结构具有内凹的弧形侧面,所述母结构的弧形底面和所述子结构的弧形侧面相互接触。由于母结构的底面为弧形,所述母结构与其下部的遮弹层的上表面线接触,其相较于面接触的母结构底面结构而言,在来袭弹体的冲击作用下,更容易向四周飞散,从而改变袭弹体的入射角度并且有效降低来袭弹体的入射速度,来袭弹体的动量大小和方向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减小了来袭弹体在遮弹层的侵彻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弧面结合的子母型矢量防侵彻结构,其包括母结构和子结构,所述母结构具有弧形底面,所述子结构具有弧形侧面,所述母结构的弧形底面与所述子结构的弧形侧面部分接触,所述母结构的弧形底面与所述遮弹层的上表面为线接触,多个母结构沿各母结构的长度方向进行拼接以形成一个母结构单元;多个子结构沿各子结构的长度方向进行拼接以形成一个子结构单元;所述母结构单元和所述子结构单元间隔设置于遮弹层之上,且所述母结构、所述子结构以及所述遮弹层之间均无固定约束,相邻两个母结构单元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子结构单元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中,形成组合式防护结构;垂直于母结构的长度方向的母结构截面的底面为圆弧形,所述垂直于母结构的长度方向的母结构截面具有圆弧形底面和与母结构的圆弧形底面连接的侧壁,所述两个侧壁形成夹角α;当弹体来袭时,其能有效降低来袭弹体的入射速度并改变入射角度,从而有效减小了来袭弹体的侵彻深度。
优选地,所述母结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为斜面;所述子结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也为斜面,以便于安装,并且在弹体来袭时,迅速分离。
优选地,所述母结构的第一端面和母结构的第二端面相互平行,且母结构的第一端面与遮弹层的上表面以及母结构的第二端面与遮弹层的上表面均具有夹角γ。
优选地,所述子结构的第一端面和子结构的第二端面相互平行,且子结构的第一端面与遮弹层的上表面以及子结构的第二端面与遮弹层的上表面均具有夹角γ’。
优选地,所述夹角γ与夹角γ’相等或不相等。
优选地,在母结构的长度方向上,前一个母结构的第二端面与后一个母结构的第一端面接触配合,形成预设长度的母结构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36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字校园平台的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护理用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