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分利用消防水池的蓄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02254.4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14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敏;成浩;王晶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A62C3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师玮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分利用 消防 水池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分利用消防水池的蓄冷系统,涉及暖通蓄冷技术领域,能够克服蓄冷槽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蓄冷系统包括环形管网和N个消防水池,N≥2;环形管网供流体流动,用于输送流体;N个消防水池对应N个建筑物,每个消防水池向对应建筑物提供消防水,每个消防水池还与环形管网相连通;每个建筑物均安装有制冷设备,每个建筑物对应的制冷设备与对应的消防水池连通。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各个建筑物空调系统的富余冷源,通过各个建筑物对应的消防水池把富余冷源接入蓄冷系统,供其他用户使用,既节约蓄冷系统的蓄冷费用,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减少蓄冷水池额外投资,又促使消防水池的水循环流动,防止水质变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蓄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分利用消防水池的蓄冷系统。
背景技术
所谓蓄冷,是根据水、冰及其他物质的蓄冷(冷/热)特性,尽量地利用非峰值电力,使制冷/热设备在满负荷条件下运行,将空调所需冷量以显热或潜热的形式、部分或全部蓄存于水、冰或其他物质中。峰值电力出现空调负荷,则通过换热器、传热工质和动力泵等设备取出这些蓄冷物质蓄存的冷(热)量,以满足空调系统的需要。
目前蓄冷系统按蓄冷介质可划分成冰蓄冷系统、水蓄冷系统以及共晶盐蓄冷系统。同等蓄冷量的水蓄冷系统与其他蓄冷系统相比,不仅系统造价相对较低,还夜间蓄冷效率高。
大多数的水蓄冷系统均选用蓄冷槽蓄冷,在蓄冷槽内完成全部蓄冷和放能过程。然而,蓄冷槽占用空间相对较大,不利于整个蓄冷系统的小型化。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蓄冷槽予以改进,以克服蓄冷槽占用空间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分利用消防水池的蓄冷系统,充分利用各个建筑物空调系统的富余冷源,通过各个建筑物对应的消防水池把富余冷源接入蓄冷系统,供其他用户使用,既节约蓄冷系统的蓄冷费用,又促使消防水池的水循环流动,防止水质变坏。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充分利用消防水池的蓄冷系统,包括环形管网和N个消防水池,N≥2;
环形管网供流体流动,用于输送流体;
N个消防水池对应N个建筑物,每个消防水池向对应建筑物提供消防水,每个消防水池还与环形管网相连通;
每个建筑物均安装有制冷设备,每个建筑物对应的制冷设备与对应的消防水池连通;
N个建筑物中,任一或任几建筑物对应的制冷设备无法满足本建筑物的冷量需求,至少一个建筑物对应的制冷设备产生富余冷量,所述富余冷量输送到本建筑物对应的消防水池;
本建筑物对应的消防水池,其存储的富余冷量通过环形管网输送到所述任一或任几建筑物,向任一或任几建筑物补充冷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产冷设备,产冷设备用于制取冷量并把该冷量传递至流体;
每个建筑物对应有用冷用户;
流体在环形管网流动并输送给任一消防水池或用冷用户;
所述产冷设备通过环形管网与每个消防水池和每个建筑物的用冷用户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X个独立用冷用户,X≥2;
每个独立用冷用户均与所述环形管网连通;
每个消防水池可通过环形管网向所述独立用冷用户供能;
每个产冷设备可通过环形管网向所述独立用冷用户供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蓄冷槽,所述蓄冷槽与环形管网连通;
所述产冷设备通过环形管网向所述蓄冷槽存储冷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22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既有供热管网实现夏季供冷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板材开槽设备的支撑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