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线板快速回收高纯铜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01370.4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5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丰伟;汤晓东;汤大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鑫盛再生物资回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20 | 分类号: | B02C23/20;C22B7/00;C22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板 快速 回收 高纯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线板快速回收高纯铜的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铜粉回收效率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初级分离机构与次级分离机构,初级分离机构用于对废线板粉尘废料进行过滤处理,次级分离机构用于对初级分离分机分离出来粉尘再次进行分离;初级分离机构设置为旋风分离机,旋风分离机包括分离机体,分离机体底部设置有铜粉排料管,分离机体的顶部设有用于排放粉尘废料的粉尘排料管,粉尘排料管设置在分离机体的中心轴处,粉尘排料管内设置有反流管,粉尘排料管的内壁上设有供反流管穿设的反流口,本申请具有提高对废线板粉末废料中铜粉纯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线板快速回收高纯铜的装置。
背景技术
PCB板在初步生产完成后,需要对PCB板进行钻孔处理,进而在钻孔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钻孔废料,由于钻孔的位置在PCB板的线路上,因此在钻孔所产生的废料中会残留有线路中的铜粉,大量的钻孔废料的产生将会有大量的铜粉被浪费,因此这样的问题需要急需解决。
PCB板在回收时,需要先经过破碎处理,使得PCB打碎成粉末状,然后对粉末状的PCB材料进行分离,使得粉末状中的铜粉与其他粉末材料进行分离,并对分离的铜粉材料进行的收集,利用粉末状中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质量不同的原理进行震动筛选分离,再将筛选后的金属粉末利用皮带传送机送入到除尘机中进行除尘处理。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缺陷是:PCB在破碎后呈粉末状,对粉末状的PCB材料进行分离铜粉的过程中,虽然铜粉质量比其他粉末质量大,但是依旧有不懂铜粉跟随粉末废料一起排出,因此一次分离铜粉废料后,其分离的含铜粉低,进而需要提高回收的的含铜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对废线板粉末废料中铜粉回收纯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废线板快速回收高纯铜的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废线板快速回收高纯铜的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废线板快速回收高纯铜的装置,包括初级分离机构与次级分离机构,所述初级分离机构用于对废线板粉尘废料进行过滤处理,所述次级分离机构用于对初级分离分机分离出来粉尘再次进行分离;
所述初级分离机构设置为旋风分离机,所述旋风分离机包括分离机体,所述分离机体底部设置有铜粉排料管,所述分离机体的顶部设有用于排放粉尘废料的粉尘排料管,所述粉尘排料管设置在分离机体的中心轴处,所述粉尘排料管内设置有反流管,所述粉尘排料管的内壁上设有供反流管穿设的反流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破碎后的粉末废料,经过初级分离机构与次级分离机构进行分离处理,利用次级分离机构对初级分离机构分离出来的粉末废料进行二次分离,以此提高分离纯度以及分离质量;
在粉尘排料管的内设有反流管,利用反流管对中心轴处分离的粉末废料再次送回分离机体内,提高分离纯度。
可选的,所述分离机体包括圆柱仓与圆锥仓,所述圆柱仓设置在圆锥仓的顶部,所述铜粉排料管设置在圆锥仓的底部中心轴处,所述粉尘排料管设置在圆柱仓的顶部中心处,所述粉尘排料管顶部管道连接有初级排放管,所述初级排放管与次级分离机构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离机体内在完成分离后,分离机体的螺旋风将会逐渐减小,铜粉颗粒将会沿着圆柱仓内壁以及圆锥仓内自动滑落到底部的铜粉排料管上,提高排料速度同时,也减小铜粉颗粒在分离机体内的堆积。
可选的,所述粉尘排料管底部向上直径逐渐缩小,所述反流管呈L型设置,所述反流管设置在粉尘排料管内部中心轴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粉尘排料管的直径向上逐渐减小,使得粉尘颗粒向上排放时,粉尘颗粒撞击粉尘排料管的内壁,降低粉尘废料在粉尘排料管内壁的堆积,同时采用铜粉质量较大,因此撞击后发生偏移较大,容易撞击回到分离机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鑫盛再生物资回收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鑫盛再生物资回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13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