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01117.9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6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游子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道无线射频标签(香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隆翔鹰 |
地址: | 中国香港湾仔轩尼诗道3***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包括多个辐射部以及多个延伸部。辐射部彼此分离且排列成圆形。延伸部连接辐射部且往圆形的圆心延伸。两相邻的辐射部的两顶端之间的第一间隙等于两相邻的延伸部的两底端之间的第二间隙。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结构可提供分布均匀的近距离磁场,且具有较高的感应灵敏度及感应正确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短距离无线通讯的天线结构。
背景技术
射频辨识(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利用具有天线的射频识别读取器(RFID reader)产生电磁场或发射电磁波至射频识别标签(RFID tag),射频识别标签接收到电磁波或感应到电磁场后可以产生回应的电磁场或电磁波供射频识别读取器来识别。通过射频辨识技术进行无线识别的方式已广泛用于自动化生产设备、仓储管理、电子收费等用途。
天线是射频识别读取器的重要元件,天线的设计大大地影响无线识别的效率。现有的天线依据传输的距离分为远场天线(Far Field Antenna)及近场天线(Near FieldAntenna),其中远场天线用于发射或接收远场电磁波,因此较着重于增益的大小;而近场天线大多使用于射频识别读取器,其利用电磁耦合的方式来读取待测物的内存资料,因此,近场天线更重视的是电磁场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一种天线结构,其可提供分布均匀的近距离磁场,且具有较高的感应灵敏度及感应正确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天线结构包括多个辐射部以及多个延伸部。辐射部彼此分离且排列成圆形。延伸部连接辐射部且往圆形的圆心延伸。两相邻的辐射部的两顶端之间的第一间隙等于两相邻的延伸部的两底端之间的第二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间隙的范围介于0.5毫米至4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辐射部与延伸部为一体成形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辐射部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弧形边缘与第二弧形边缘。第一弧形边缘的长度大于第二弧形边缘的长度。延伸部分别连接第二弧形边缘的相对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弧形边缘至第二弧形边缘的最短距离介于34毫米至40毫米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辐射部的形状为扇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两相邻的第一间隙的延伸方向与圆心的夹角为90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辐射部其中的一者具有开口,以将辐射部区分为第一辐射部与第二辐射部。开口的口径等于第一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延伸部包括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且第一延伸部垂直连接第二延伸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延伸部的长度介于29毫米至32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延伸部的长度介于8毫米至15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延伸部的形状为L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延伸部的L型以第二间隙相隔,并且背对背呈左右反置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辐射部的厚度与每一延伸部的厚度介于0.018毫米至0.07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辐射部与第二辐射部以传输线作馈电线路连结。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传输线为SAM接头、N-type接头或TNC接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天线结构还包括载体,且辐射部与延伸部配置于载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道无线射频标签(香港)有限公司,未经永道无线射频标签(香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11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