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灯透镜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00298.3 | 申请日: | 2020-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8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明;曾磊;谭成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灏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盐城海纳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3 | 代理人: | 解亚娇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透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灯透镜,包括折射面、全反射面和出光面,所述出光面由环形微结构面和鳞状微结构面组成,所述鳞状微结构面设置在出光面的中心位置,所述鳞状微结构面成环形阵列设置在出光面的边缘位置,所述鳞状微结构面同心设置在环形微结构面的内部,所述出光面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为菲涅尔表面,所述菲涅尔表面的中心球面的顶点高于鳞状微结构面底部边缘。第一LED光源经过菲涅尔加微结构透镜出来的光斑光型更结实饱满,亮度更高;第二产品更轻,中心胶位更均匀,更利于产品的注塑成型,更利于生产,从而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灯透镜。
背景技术:
在照明技术领域中,由于LED光源具有耗能少、适用性强、稳定性高、响应时间短、对环境无污染、多色发光等优点,正逐步取代传统光源,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照明场合。随着LED照明应用的发展,人们对光斑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实际设计和使用过程中,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目前LED配光透镜在针对LED光源进行配光时通常存在问题:第一,光斑容易出现由于光源缺陷而带来的光斑分布缺陷;第二,小角度配光透镜需要具有较大的出光径向口径,与之匹配的透镜轴向高度往往较高,这会对透镜的成型加工带来较大的难度。
为了优化光斑,目前常规采用磨砂、鱼鳞片,但是这种方式的效率不高。所以,目前亟需一种既能够优化光斑质量,同时又能够降低透镜高度的透镜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透镜在配光时,存在的光斑不够优化,以及透镜轴向高度较高,不利于注塑成型问题,提供一种既能够优化光斑质量,同时又能够降低透镜轴向高度的透镜结构,同时在表面增加微结构来优化光斑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轨道灯透镜,包括折射面、全反射面和出光面,所述出光面由环形微结构面和鳞状微结构面组成,所述鳞状微结构面设置在出光面的中心位置,所述鳞状微结构面成环形阵列设置在出光面的边缘位置,所述鳞状微结构面同心设置在环形微结构面的内部,所述出光面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为菲涅尔表面,所述菲涅尔表面的中心球面的顶点高于鳞状微结构面底部边缘。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微结构面和鳞状微结构面的设置宽度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菲涅尔表面的底部设置为呈环状阵列的鳞状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全反射面外表面均匀分布设置有菱形微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微结构面由16~23圈平面结构的环形带连接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鳞状微结构面由10~15圈由六边形组成的鳞状环形带连接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第一LED光源经过菲涅尔加微结构透镜出来的光斑光型更结实饱满,亮度更高;第二产品更轻,中心胶位更均匀,更利于产品的注塑成型,更利于生产,从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剖视图。
图6是图1的M处放大视图。
图7是图3的N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灏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灏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02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扁线绕线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边角防碰撞结构的显示器边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