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97169.3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19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前海恒毅未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6;B60L53/51;B60L53/60;B60B33/00;H02J7/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新能源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外壳、电动千斤顶、控制器、指示灯、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DC直流变换器、逆变器和变压器,所述充电桩外壳底端固连有滑动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支撑柱、限位板、转杆和滚轮,所述充电桩外壳底端固连有支撑柱,且支撑柱底端转动连接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转动连接有转杆。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设有快充和慢充装置,有利于运用新能源给电动车充电,并且具有一体式功能,在白天充电业务多的时候,使用直流方式进行快速充电,在夜间用户少时可用交流充电进行慢充操作,通过移动和固定功能,有利于稳定移动充电桩,并且还能在充电桩充电时稳定放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的充能设备。其主要分为落地式充电桩和挂壁式充电桩,主要采取计时、计电度、计金额的充电方式。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变流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精度可控变流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分阶段恒流充电模式已经基本被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连续变化的恒压限流充电模式取代。主导充电工艺的还是恒压限流充电模式。接触式充电的最大问题在于它的安全性和通用性。为了使它满足严格的安全充电标准,必须在电路上采用许多措施使充电设备能够在各种环境下安全充电,恒压限流充电和分阶段恒流充电均属于接触式充电技术。
现有的充电桩,不便运用新能源,没有一体式功能,在白天充电业务多的时候,使用直流方式进行快速充电,在夜间用户少时用交流充电进行慢充操作,合理运用资源,且充电桩不便于移动,便于移动的充电桩放置不够稳定,因此亟需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没有一体式功能和便于移动的充电桩放置不够稳定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外壳、电动千斤顶、控制器、指示灯、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DC直流变换器、逆变器和变压器,所述充电桩外壳底端固连有滑动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支撑柱、限位板、转杆和滚轮,所述充电桩外壳底端固连有支撑柱,且支撑柱底端转动连接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转动连接有转杆,且转杆通过轴承连接有滚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板、电动千斤顶和支撑脚,所述充电桩外壳底端中部固连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底端固连有电动千斤顶,所述电动千斤顶底端固连有支撑脚,所述充电桩外壳左侧中部固连有连杆和支撑杆一端,且连杆和支撑杆另一端固连有扶手杆,所述连杆置于所述支撑杆上方,所述充电桩外壳左侧上方固连有快充连接器,所述充电桩外壳右侧上方固连有慢充连接器,所述充电桩外壳前端固连有插座、控制器和指示灯,且插座、控制器和指示灯从下到上依次排列,所述充电桩外壳底端固连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充电桩外壳内部底端固连有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滑动装置设置有四组,且四组滑动装置分别固连在充电桩外壳底端四个直角拐上。
优选的,所述电动千斤顶设置有四组,且四组电动千斤顶呈环状均匀设置在支撑板底端,所述支撑脚呈圆锥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杆和支撑杆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连杆和支撑杆关于充电桩外壳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杆呈弧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快充连接器和慢充连接器都固连有输电线一端,且输电线另一端固连有插头,所述插头插设在插座上。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外壳内部左侧上方固连有DC直流变换器,且DC直流变换器电性连接快充连接器,所述充电桩外壳内部右侧固连有逆变器和变压器,且逆变器设置于变压器下方,所述变压器电性连接逆变器,且逆变器电性连接慢充连接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电动千斤顶、指示灯、蓄电池、DC直流变换器、逆变器和变压器,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电动千斤顶、指示灯、太阳能光伏板和DC直流变换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前海恒毅未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前海恒毅未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971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角便于粘接的卷钉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雨结构的新能源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