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的整机称重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93051.3 | 申请日: | 2020-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75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新;李晓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邦必拓(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G01G3/14;G01G3/12;G01G19/5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特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53 | 代理人: | 陆丽芳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处理器 整机 称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的整机称重结构,包括底板,支撑件,设置于底板上的若干安装支架,设置在安装支架上与厨余垃圾处理器电连接的应变式传感器,以及设置于底板上用于与厨余垃圾处理器连接的连接件。支撑件设置于安装支架上,安装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凸块,第一凸块位于支撑件的一侧。应变式传感器包括框架及位于框架内的固定连杆,固定连杆的一端与框架连接,固定连杆设置于第一凸块上,第一凸块位于框架内。底板上设置有用于限位框架的凹槽,框架位于凹槽内,连接件至少部分位于凹槽的槽口处。利用应变式传感器发生形变,实现对厨余垃圾处理器的整体称重,进而了解垃圾处理器对垃圾处理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的整机称重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都将吃剩的残渣食物、瓜皮、果屑等放于垃圾桶,待方便时带出户外,以及时清理这些厨余垃圾,但也难免经常发生忘记将垃圾扔掉,造成该厨余垃圾腐败后散发气味污染室内。为此,市面上出现了厨余垃圾处理器,用于处理厨房烹调及用餐后所产生的食物生活垃圾类用电器,可很好的处理各项食物垃圾。
但目前,现有厨余垃圾处理器,均不具备对整体垃圾处理器进行称重的机构,进而难以清楚垃圾处理器在放进垃圾后的重量以及处理完垃圾的重量,而难以知道垃圾处理器对垃圾处理的能力。
为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的整机称重结构,用于解决现有垃圾处理器无法精确衡量垃圾处理能力。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的整机称重结构,包括:与厨余垃圾处理器配合使用的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若干安装支架,设置在安装支架上与厨余垃圾处理器电连接的应变式传感器,设置于底板上用于与厨余垃圾处理器连接的连接件,以及位于底板底部的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设置于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位于支撑件的一侧;所述应变式传感器包括框架及位于框架内的固定连杆,所述固定连杆的一端与框架连接,所述固定连杆设置于第一凸块上,所述第一凸块位于框架内;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限位框架的凹槽,所述框架位于凹槽内;所述连接件至少部分位于凹槽的槽口处。
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位于底板底部,所述安装支架的顶部对应支撑件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与第一凸块间隔设置;
所述凹槽对应第一凸块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底板对应第二凸块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凸块置于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凸块置于第二通孔内。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若干设置在底板上用于与厨余垃圾处理器连接螺丝,以及套接于螺丝上的垫片;所述垫片至少部分位于凹槽的槽口处。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底部对应安装支架的下部设置有限位板。
优选地,所述螺丝为四个,且分别分布与凹槽周边。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安装支架为四个,且分别分布于底板的四个端脚。
优选地,所述应变式传感器为四个,且分别对应一安装支架设置。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为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支架的一端连接支撑件,另一端设置应变式传感器,这样,当本实用新型配合厨余垃圾处理器使用时,即通过连接件将厨余垃圾处理器固定于底板上,通过支撑件支撑,即安装支架在支撑件的一端向上倾斜,安装支架位于应变式传感器的一端则会收到向下倾斜的力,使得应变式传感器中固定连接杆发生形变,且根据重量的不同,应变式传感器中固定连接杆产生的形变不一样,以此实现称重,进而可衡量垃圾处理器对垃圾处理的能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邦必拓(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邦必拓(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930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