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科护理吸痰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92972.8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11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敏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B08B3/02;B08B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鼎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18 | 代理人: | 宋涛 |
地址: | 251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护理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科护理吸痰处理装置,包括吸痰容器本体,所述吸痰容器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贯穿吸痰容器本体顶部,所述电机输出轴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吸痰容器本体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轴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轮,所述吸痰容器本体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喷头滑动对吸痰容器本体内部进行冲洗,再利用清理板对内壁进行刷洗,避免内壁沾附痰液难以清理,保证内部的清洁和卫生,便于医护人员使用,提高整体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科护理吸痰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系统的自我防御机制有赖于气管及支气管粘膜上的纤毛柱状上皮和分泌粘液的杯状细胞构,纤毛细胞有节律的自内向外运动带动沉积在黏膜上的微粒随粘液一起排出到喉部,当粘液堆积成痰,再经咳嗽反射,排出体外,仅有在黏液纤毛运输功能正常情况下,才能将远端气道的分泌物运送到较大的气道,然后经过咳嗽反射将其清除,但对于建立了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的患者,人工气道一方面保证了气道的通畅、挽救了危重患者的性命,但另一方面严重损害了呼吸系统自有的纤毛-粘液防御机制,增加了细菌定置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由于痰液具有一定的粘性,在进行吸痰后,吸痰机内部的存痰罐内壁上会粘附痰液,对存痰罐内壁上的痰液进行清理较为困难,导致存痰罐内部的痰液清理不干净,降低了卫生性。
因此,发明一种内科护理吸痰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科护理吸痰处理装置,通过多个喷头滑动对吸痰容器本体内部进行冲洗,再利用清理板对内壁进行刷洗,避免内壁沾附痰液难以清理,保证内部的清洁和卫生,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科护理吸痰处理装置,包括吸痰容器本体,所述吸痰容器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贯穿吸痰容器本体顶部,所述电机输出轴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吸痰容器本体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轴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轮,所述吸痰容器本体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与第一主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轮,所述吸痰容器本体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与第二主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主动轮,所述吸痰容器本体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从动轮,所述第三从动轮与第三主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外壁均设有固定架,多个所述固定架均与吸痰容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吸痰容器本体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多个齿条,多个所述齿条分别与多个齿轮相啮合,多个所述齿条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吸痰容器本体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多个所述固定箱均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多个所述固定箱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吸痰容器本体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清理板。
优选的,所述清理板两侧均设有毛刺,两个所述毛刺一侧均与吸痰容器本体内部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吸痰容器本体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均匀分布于底板内部。
优选的,多个所述固定箱底部均设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输入端设有水泵,所述水泵输入端设有水箱。
优选的,所述吸痰容器本体底部设有箱体,所述箱体底部呈倾斜设置,所述箱体底部设有管道口,所述吸痰容器本体顶部开设有清理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敏,未经张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929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流控芯片液体驱动装置
- 下一篇:非接触式无线传输倾角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