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检测膜内湿度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90328.7 | 申请日: | 2020-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89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瞿睿;徐强强;卢舒晴;郭世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成(江苏)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苏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3 | 代理人: | 郭翔 |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湿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检测膜内湿度的装置。涉及反渗透膜制备状态监控装置。能够自动检测反渗透膜湿度。包括终端设备、主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风控系统,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信号线向所述主控系统发送指令或接收所述主控系统发送的数据;实现反渗透膜制造过程中对膜本本身的温度、湿度的自动监控调节,为制备出性能良好的中空纤维反渗透膜和卷式反渗透膜提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控装置,尤其涉及反渗透膜制备状态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商用反渗透膜有多种,包括卷制反渗透膜和中空纤维反渗透膜等。中空纤维具有自支撑结构,单位体积内的有效膜面积大,装填密度大、耐压性好等优点,在膜分离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中空纤维反渗透膜分为外压型和内压型,一般需要将配制好的铸膜液通过熔融法或溶液纺丝法制备中空纤维基膜,然后分别浸没水相和有机相通过界面聚合制备出致密的反渗透膜脱盐层。
溶液纺丝法的成膜原理是在丝条凝固过程中,溶剂与非溶剂发生双扩散,使聚合物溶液变为热力学不稳定状态,继而发生液液或固液相分离,聚合物富相固化构成膜的主体,聚合物贫相构成孔结构,由此形成表面致密,内部含指状孔的支撑层。界面聚合的原理是两种不同活性单体或聚合物分别溶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当一种溶液分散到另一种溶液中时,在两种溶液的界面上形成一层高聚物膜,表现在反渗透膜领域即形成聚酰胺脱盐层。
在水相溶液引入基膜内表面后,需要通过风箱将多余的水相单体去除,再引入有机相溶液进行界面聚合反应。
膜制备过程中的多种反应条件例如湿度、温度、反应时间等都会导致膜面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膜组件的运行性能。目前,工业上对膜面湿度的检测还没有通用有效的在线监测的设备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检测反渗透膜湿度的检测膜内湿度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检测膜内湿度的装置,包括终端设备、主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风控系统,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信号线向所述主控系统发送指令或接收所述主控系统发送的数据;
所述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向所述主控系统发送采集到的数据;
所述风控系统通过信号线接收所述主控系统发送的指令信号。
所述主控系统包括CPU控制芯片、显示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分别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CPU控制芯片,所述CPU控制芯片通过数据处理模块与数据采集系统信号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模块转换为CPU控制芯片能够处理的信号并传输给所述CPU控制芯片。
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至少一组温度传感器和至少一组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向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发送采集到的数据。
所述风控系统包括送风箱、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置于所述送风箱的出风口,所述换热管和所述送风箱通过信号线与所述主控系统连接,所述主控系统通过信号线指令控制所述送风箱和所述换热管的运转。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还信号连接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当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中数据异常时报警。
所述信号线为同轴电缆或光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成(江苏)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启成(江苏)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903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