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络合铁湿法脱硫塔消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87617.1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8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环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2 | 分类号: | B01D19/02;B01D53/18;B01D53/14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段雅静 |
地址: | 2626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络合 湿法 脱硫 塔消泡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络合铁湿法脱硫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络合铁湿法脱硫塔消泡系统,包括脱硫吸收塔和再生槽;脱硫吸收塔的脱硫贫液进口包括脱硫贫液主管线和位于其下方的喷淋分支管路,二者沿着脱硫吸收塔横截面的直径方向平行设置;再生槽的脱硫富液进口包括脱硫富液主管线和位于其水平延伸方向上的消泡喷淋头,沿着再生槽横截面的直径方法设置。利用脱硫液喷淋压制泡沫区高度增长,有效降低泡沫区高度,防止脱硫液泡沫化外溢造成脱硫液损失,破坏脱硫液水平衡;不需要额外添加消泡剂,也不增加任何外来动力实现脱硫塔消泡,同时有利于脱硫设备的小型化撬装化,降低生产成本,便于设备运输与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络合铁湿法脱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络合铁湿法脱硫塔消泡系统。
背景技术
络合铁湿法脱硫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沼气、页岩气、石油伴生气、工业驰放气、二氧化碳生产气等脱除硫化氢的工艺,具有脱硫精度高、没有三废排放、设备小型化撬装化、占地面积小、环保节能的优点。但在实际脱硫过程中,脱硫塔内脱硫液鼓泡吸收硫化氢脱硫过程中及再生槽脱硫液空气鼓泡再生过程中,络合铁脱硫液很容易泡沫化,造成脱硫塔内及再生槽内脱硫液外溢,破坏水平衡,导致脱硫液循环系统被迫停车。
目前脱硫塔及再生槽消泡工艺包括物理消泡和化学消泡。物理消泡普遍采取加高筒体提高设备高度的措施加以消泡,造成设备加高,不利于设备的小型化及撬装化,同时生产成本上升;还通过加设消泡装置防止脱硫吸收塔常见的起泡溢流造成的环保污染事件,如CN209108672U公开了一种脱硫吸收塔物理消泡装置,包括汽水分离器、真空泵、泡沫收集管、浮球信号开关、雷达液位计和控制装置;CN206881212U提出了一种脱硫吸收塔自动消泡装置,包括中空体及均布其表面的若干个刺破装置,刺破装置用于刺破气泡,中空体内部充满气体,用于保持消泡装置浮于石膏浆液面上,解决了脱硫吸收塔自动消泡的问题。化学消泡采用添加消泡剂的方式实现消除吸收塔浆液起泡的目的,消泡效率高但是因额外添加消泡剂造成生产费用高、不能长期有效的问题;如CN208465257U涉及一种脱硫吸收塔浆液起泡自动消除装置,当吸收塔浆液内部起泡,产生了泡沫,造成“虚假液位”,导致浆液泡沫混合液从吸收塔的溢流管流进吸收塔地坑,同时感温测点和湿度测点可以及时监测到浆液泡沫,从而触发计量泵启动,自动向浆液池内添加消泡剂,从而消除吸收塔浆液起泡。
因此,研发一种脱硫塔消泡装置,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且不需要加高设备高度,最大限度的实现设备小型化撬装化,是当前需要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络合铁湿法脱硫塔消泡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络合铁湿法脱硫塔消泡系统,包括脱硫吸收塔和再生槽;
所述脱硫吸收塔的顶端设置有净化气出口,底端设置有脱硫富液出口,侧面中上部相对设置有脱硫贫液进口和第一液位计口,侧面中下部相对设置有原料气进口和第二液位计口;所述脱硫贫液进口包括脱硫贫液主管线和喷淋分支管路,二者沿着脱硫吸收塔横截面的直径方向平行并列设置,且脱硫贫液主管线位于喷淋分支管路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脱硫贫液进口和第一液位计口位于脱硫吸收塔高度的约3/4处,所述原料气进口和第二液位计口位于脱硫吸收塔高度的约1/4处;所述脱硫贫液进口和原料气进口位于脱硫吸收塔的同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脱硫贫液主管线的末端是向下的弯头,略超过脱硫吸收塔横截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喷淋分支管路包括消泡喷头脱硫液进口和位于末端的消泡喷头,所述消泡喷头呈花洒状,设置有DN15的实心锥喷头,消泡喷头位于脱硫吸收塔横截面的中心位置上;所述脱硫贫液主管线和喷淋分支管路的垂直距离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环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环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876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