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绞车测速装置的安装结构及随车起重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86627.3 | 申请日: | 2020-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22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高金祥;顾明明;乔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帕尔菲格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3/16 | 分类号: | B66C13/16;B66C13/18;B66C23/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3 | 代理人: | 吴航 |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绞车 测速 装置 安装 结构 起重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绞车测速装置的安装结构及随车起重机。本实用新型所述绞车测速装置的安装结构,应用于起重机,包括安装座组件、测速装置和卷筒,卷筒转动连接于安装座组件上,测速装置包括测速装置本体和转轴,测速装置本体与安装座组件可拆卸连接,转轴与卷筒的其中一端面连接,且转轴与卷筒同轴心。由此,通过测速装置与卷筒的连接,当卷筒转动时,可以带动转轴转动,继而通过测速装置本体对转轴的转速进行检测,转化为对卷筒转速的监测,从而实现对吊载速度的监测,避免另外安排一名人员在吊载物附近对吊载速度进行监控并进行远程指挥,从而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可以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绞车测速装置的安装结构及随车起重机。
背景技术
当前,全国范围内基础设施处于如火如荼的建设阶段,当起重机在一些特定工作环境下作业时,例如:在周边空间相对较小,起重机作业受到限制;对于易碎物品的吊载。则对吊载速度控制的精度要求较高,如果联动操作过程中速度掌控不当则容易造成产品或者设施损坏。通常,由于操作手所处操作位置同臂头的吊载物之间存在一定距离,难免出现视觉偏差,对于吊载速度的确认通常需要另外一名人员在吊载物附近进行远程指挥,导致作业效率的降低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避免另外一名人员在吊载物附近对吊载速度进行指挥导致作业效率的降低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绞车测速装置的安装结构,应用于起重机,包括安装座组件、测速装置和卷筒,所述卷筒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组件上,所述测速装置包括测速装置本体和转轴,测速装置本体与所述安装座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卷筒的其中一端面连接,且所述转轴与所述卷筒同轴心,所述测速装置本体适于获取所述卷筒的转速。
由此,通过所述测速装置与所述卷筒的连接,当所述卷筒转动时,可以带动所述转轴转动,继而通过所述测速装置本体对所述转轴的转速进行检测,转化为对所述卷筒转速的监测,从而实现对吊载速度的监测,避免另外安排一名人员在吊载物附近对吊载速度进行监控并进行远程指挥,从而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可以提高作业效率。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组件包括支座和垫板,所述卷筒与所述支座转动连接,所述垫板分别与所述测速装置本体和所述支座可拆卸连接。
由此,可以针对所述支座和所述测速装置上的安装结构在所述垫板上自定义设计与所述安装结构相匹配的结构,便于加工,避免针对所述测速装置本体在所述支座上进行开孔导致的不必要的麻烦。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垫板上开设有长条孔,所述支座上开设有第一螺钉孔,所述长条孔与所述螺钉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紧固件适于穿过所述长条孔与所述第一螺钉孔螺纹连接。
由此,通过所述长条孔的设置,使得所述垫板具有一定的空间调节裕度,避免所述第一螺钉孔的加工误差导致尺寸对不齐的现象发生。将所述长条孔开设于所述垫板上,可以便于加工,避免在加工难度较高的支座上进行开孔。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组件还包括定位板,所述测速装置本体、所述定位板、所述垫板和所述支座依次连接,所述定位板包括定位凸台,所述垫板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凸台至少部分嵌设于所述定位槽中。
由此,通过在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垫板上的定位槽配合,实现对所述测速装置径向的定位,通过所述定位板的设置,对所述测速装置实现定位,所述垫板还可以起到垫片的作用,可以增大所述定位板与所述支座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所述测速装置安装的预紧力。
可选地,所述定位凸台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转轴同轴心。
由此,通过将所述定位凸台设置为圆柱形,避免所述定位凸台对所述测速装置的周向形成定位,这样,在所述测速装置的安装过程中,可以便于所述转轴与转轴连接槽对齐以实现二者的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帕尔菲格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三一帕尔菲格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866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