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富氧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84582.6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21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任转波;李峰;孙红星;王星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德森热能科技(苏州)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46 | 分类号: | F23D14/46;F23D14/60;F23D14/64;F23D14/70;F23L7/00;F23N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所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3 | 代理人: | 孙兵 |
地址: | 215024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 ||
1.一种富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同轴分布的外筒体、旋流结构体、中心燃气管和中心氧气管,所述外筒体的外圆周设有开口并经该开口连通到助燃空气风道,还包括一用于提供第一纯氧供给路径的预混氧气管,所述预混氧气管的出气端伸入到所述助燃空气风道内;所述外筒体内圈与旋流结构体外圈之间形成助燃空气进入空间,所述旋流结构体用于将其外圈流入的助燃空气转变成内圈旋流助燃空气,所述旋流结构体内圈与中心燃气管外圈之间形成旋流助燃空气排出空间,所述外筒体的一端面开有旋流助燃空气排出口;所述中心燃气管内圈与所述中心氧气管外圈之间形成燃气供给通道,所述中心氧气管内圈形成第二纯氧供给路径;还包括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所述预混氧气管和所述中心氧气管通断或调控管内流量大小的控制器件,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接收的含氧率设定数据,处理后发出控制所述控制器件动作的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燃气管的出气口安装有燃气喷头,所述燃气喷头上设有多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中心燃气管轴线的夹角成45°~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火桶,所述护火桶安装在外筒体的出风端面外部,所述护火桶内壁包括内锥面部和内圆筒部,所述内锥面部的大开口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旋流结构体内圈的内径,所述内圆筒部的内径小于所述旋流结构体内圈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富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锥面部与所述内圆筒部之间设有一圈缩口,所述缩口内径与内锥面部的小开口内径相同,所述缩口内径小于所述内圆筒部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富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氧气管固定穿设于所述中心燃气管内部,所述中心燃气管可相对所述外筒体作轴向移动调节,所述中心燃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护火桶内锥面部端面的距离为(-50)mm~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氧气管的出气口安装有富氧预混喷头,所述富氧预混喷头位于所述助燃空气风道的中心位置,所述富氧预混喷头的轴线方向与助燃空气风道内进风方向平行,所述富氧预混喷头包括锥面部和柱面部,所述锥面部的大外径端与所述柱面部连接,所述锥面部的小外径端朝向与助燃空气风道内进风方向相反,所述锥面部上设有多个成圆周阵列分布的第二通孔,所述柱面部上设有多个成圆周阵列分布的第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富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助燃空气风道内的进风方向成30°-60°,所述第三通孔轴线与所述助燃空气风道内的进风方向垂直,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在所述富氧预混喷头轴线垂直面上的投影成交错分布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结构体包括位于两端的环形侧板以及位于两端环形侧板之间的多片弧形导流片,在横截面上,所述弧形导流片从环形侧板内圈向环形侧板外圈斜向延伸设置,每个弧形导流片外侧边与中心轴线的连接面与一个相邻弧形导流片相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德森热能科技(苏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德森热能科技(苏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845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心泵的循环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扩散功能的导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