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肋楼盖拼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83765.6 | 申请日: | 2020-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6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白延红;姚丽丽;申张鹏;张嘉谋;程宇培;全文博;李伟;常龙;张杰;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5/16 | 分类号: | E04B5/16;E04G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8 | 代理人: | 王胜利 |
| 地址: | 10016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盖 拼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肋楼盖拼装结构,包括架体、卡扣构件以及多个模壳;卡扣构件设置于架体的上端面上,卡扣构件远离架体的上端面上形成有若干卡块;多个模壳的开口端的底面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架体的上端面上,模壳的开口端的底面上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槽,并且卡槽与卡块卡接,以使相邻模壳之间通过卡扣构件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能够有效避免模壳受损,取消架体与模壳之间的模板,加快模壳安装进度,又可保证密肋楼盖成型效果,节省大量模板材料及人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肋楼盖拼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肋楼盖拼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密肋楼盖施工技术中,厂家生产的密肋楼盖皆为独立的模壳,未考虑独立模壳之间的连接固定,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1、现场一般采用钉子打入模壳与下方的竹胶板或其他模板连接,对模壳造成破坏,模壳循环使用后边上钉孔较多,会使密肋楼盖混凝土浇筑成型效果较差;
2、相邻两个模壳肋梁之间存在拼缝,拼缝目前多采用泡沫板或模板木条进行嵌缝,此方式不仅对模壳的完整性造成破坏,且模壳之间拼缝位置使用的嵌缝材料因其为现场裁剪加工,其规格不一,嵌缝不密实,浇筑混凝土成型效果较差;
3、模壳使用钉子与下部模板固定,在密肋楼盖成型后模壳的拆除困难;
4、模壳支撑架体(主次龙骨)上方满铺竹胶板或其他模板,在模板上方铺设模壳,模板的作用大大减少,然而模板的使用量依然很大,造成严重的材料浪费。
基于上述密肋楼盖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密肋楼盖拼装结构,旨在解决现有密肋楼盖施工过程中模壳成型效果差、不方便拆装、成本高的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肋楼盖拼装结构,包括架体、卡扣构件以及多个模壳;卡扣构件设置于架体的上端面上,卡扣构件远离架体的上端面上形成有若干卡块;多个模壳的开口端的底面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架体的上端面上,模壳的开口端的底面上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槽,并且卡槽与卡块卡接,以使相邻模壳之间通过卡扣构件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模壳的开口端的四周设有底板,卡槽设置于底板的底面上;卡扣构件包括条形卡扣构件,条形卡扣构件包括长方体的衬板,衬板的上端面沿中间位置设有中部棱台,中部棱台为长条形结构,卡块沿中部棱台对称设置于衬板的上端面上;条形卡扣构件的卡块卡接在底板的卡槽内。
进一步地,卡扣构件还包括方形卡扣构件,方形卡扣构件包括四边形的衬板,四边形的衬板的上端面沿中心位置设有十字棱台,卡块设置于衬板的上端面上,并位于十字棱台分成的四个区域内;方形卡扣构件通过其四个区域内的卡块分别卡接在四个模壳的底板折角的卡槽内,从而将四个模壳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衬板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00mm;卡块凸出设置于衬板上,卡槽内凹于底板的底面上,卡块的结构与卡槽的结构相适配。
进一步地,方形卡扣构件上的卡块的水平截面为三角形结构,并且方形卡扣构件的一个区域内包括两个卡块,两个卡块之间形成有间隙;和/或,条形卡扣构件上的卡块的水平截面为长方形结构或梯形结构。
进一步地,架体上沿水平面的横向设有多条次龙骨,架体上沿水平面的纵向设有主龙骨,主龙骨设置于次龙骨的底部,并将多条次龙骨连接在一起;多个模壳设置于次龙骨上端面上。
进一步地,架体包括多条架体立杆和多条架体水平杆,架体立杆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架体水平杆的两端沿水平方向分别连接在相邻两条架体立杆上。
进一步地,主龙骨为槽钢,次龙骨为方管;相邻次龙骨之间的间距为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837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器的端子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生物检测用智能培养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