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活性炭吸附脱附的再生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83621.0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24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沈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方涂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F23G7/07;B01J20/3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李德溅 |
地址: | 2142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活性炭 吸附 再生 冷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活性炭吸附脱附的再生冷却系统,包括多组活性炭吸附罐(1)和相应的脱附冷却输入管(2),其特征在于:在脱附冷却输入管(2)上设有一能够持续输入低温冷风的冷却机构,该冷却机构通过带有切换阀(3)的冷风输出管(4)接在位于脱附风机(5)后侧的脱附冷却输入管(2)上。本实用新型的再生冷却系统通过增设一能够持续输入低温冷风的冷却机构,吹冷温度有效的保持在20℃左右,对再生的高温活性炭采用低温冷却风降温,冷风经过蓄热的高温活性炭,能迅速的带走热量,防止活性炭着火,避免了安全事故,保证了活性炭的吸附效果,用以减少整个系统的吸附/脱附周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缩短冷却时间、保证活性炭吸附效果的用于活性炭吸附脱附的再生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活性炭吸附脱附的再生冷却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有机废气输入管通过各带阀门的废气输入支管与活性炭吸附罐1的底部接口连通、活性炭吸附罐1的顶部通过各带阀门的废气排出支管连接到废气排出管上,该废气排出管通过主风机12与烟囱13连通;另外催化燃烧室14的出口处设有脱附风机5且脱附风机5能够通入新风,脱附风机5通过带有阻火器11的脱附冷却输入管2与活性炭吸附罐1顶部上的各带阀门的脱附冷却输入支管相连通、活性炭吸附罐1的底部通过各带阀门的脱附冷却回流支管连接到脱附冷却回流管,脱附冷却回流管的末端设有新风阀15且脱附冷却回流管通过带有冷却隔断阀16的管道与催化燃烧室14相连通。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脱附冷却输入管2即可通过带有冷却/超温排放阀17与废气排出管相连通、即可通过带有循环阀18的管道与脱附冷却回流管相连通。使用时,活性炭经过热空气再生后,此时的活性炭属于高温状态,通入环境温度空气对其降温至40℃以下;在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较高,高温天气有时温度在40℃以上,再加上很多企业处理的废气风量较大,活性炭吸附罐1的数量多且较大,冷却时间在90min左右,这样导致整个系统脱附周期长,冷却效果不明显,活性炭再生效果差,导致吸附能力下降,废气浓度较高,使得废气排放超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缩短冷却时间、保证活性炭吸附效果的用于活性炭吸附脱附的再生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用于活性炭吸附脱附的再生冷却系统,包括多组活性炭吸附罐和相应的脱附冷却输入管,其特征在于:在脱附冷却输入管上设有一能够持续输入低温冷风的冷却机构,该冷却机构通过带有冷风切换阀的冷风输出管接在位于脱附风机后侧的脱附冷却输入管上。
所述的冷却机构包括冷却风机、热交换器和制冷系统,其中冷却风机接在热交换器的新风输入端、热交换器的冷风输出端通过冷风输出管接在脱附冷却输入管上;所述的制冷系统通过循环管路与热交换器的冷量输入、回流端口相连接。
所述的制冷系统采用乙二醇作为制冷液。
所述冷风切换阀和热交换器之间的冷风输出管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且该温度传感器能够与冷却风机、热交换器和制冷系统联动。
所述的脱附冷却输入管上设有一脱附冷却切换阀,该脱附冷却切换阀位于脱附冷却输入管和冷风输出管的连通点与脱附风机之间。
所述的脱附冷却切换阀和脱附风机之间的脱附冷却输入管上设有一阻火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再生冷却系统通过增设一能够持续输入低温冷风的冷却机构,吹冷温度有效的保持在20℃左右,对再生的高温活性炭采用低温冷却风降温,冷风经过蓄热的高温活性炭,能迅速的带走热量,防止活性炭着火,避免了安全事故,保证了活性炭的吸附效果,用以减少整个系统的吸附/脱附周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的用于活性炭吸附脱附的再生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方涂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南方涂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836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