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度耐磨损的新能源电池包采样线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82196.3 | 申请日: | 2020-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1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任龙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瑞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508;H01B7/18;G01R31/36 |
| 代理公司: | 厦门一品恒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5 | 代理人: | 夏钰 |
| 地址: | 315105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耐磨 新能源 电池 采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度耐磨损的新能源电池包采样线束,涉及上料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分线头,所述分线头的外表面一侧电性连接有电线结构,所述电线结构的外表面远离分线头的一端电性连接有插头体,所述插头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壳和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块和第一弹簧,所述插头体的外表面顶部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壁底部滑动连接有卡位杆,所述卡位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防护壳的外表面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方块。本实用新型,整个装置通过各组件的相互配合,使得插头体可以收纳在防护壳内,可以有效防止灰尘进入插头体的内部,提高了线束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采样线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度耐磨损的新能源电池包采样线束。
背景技术
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而线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生产领域,随着新能源车的蓬勃发展,新能源电池包采样线束应用的前景可观。
线束一般都具有插头体,是其连接机器设备的必经途径,而插头体在不用时都是直接裸露在外,长时间不用,插头体的内部都会积攒大量灰尘,影响使用,且插头体在摆放过程中若是防护措施没做好也极容易被重物将其压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度耐磨损的新能源电池包采样线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度耐磨损的新能源电池包采样线束,包括分线头,所述分线头的外表面一侧电性连接有电线结构,所述电线结构的外表面远离分线头的一端电性连接有插头体,所述插头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装置。
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壳和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块和第一弹簧,所述插头体的外表面顶部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壁底部滑动连接有卡位杆,所述卡位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防护壳的外表面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方块,两个所述方块的外表面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外表面远离圆杆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防护壳的外表面远离方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
优选的,所述电线结构包括线芯和橡胶管,所述线芯和橡胶管之间设置有缓冲减振层,所述橡胶管的外表面包裹有尼龙保护套。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的内壁与滑块的外表面远离滑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槽开设在插头体的外表面一侧,所述防护壳的外表面顶部开设有卡位孔。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与防护壳相邻的两侧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块的外表面一侧和滑槽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卡位杆的外表面一端和圆槽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定位杆的外表面一端和盖板的外表面靠近定位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的外表面开设有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缓冲减振层由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填充而成,所述尼龙保护套的材质中含有耐磨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防护装置,线束在不用时,往往会长时间放置,此过程容易积灰,尤其拆封使用过的线束,且若是摆放得很随意也容易被重物误压导致线束的插头体损坏,当线束不使用时,向圆槽内部按压卡位杆,卡位杆运动会压缩第二弹簧,当卡位杆与卡位孔分离时,在第一弹簧的反作用力下,滑块会在滑槽内滑动,滑块滑动带动防护壳运动,进而将插头体收入防护壳中,此时向盖板的方向按压定位杆,定位杆运动会拉伸第三弹簧,接着转动盖板,使得盖板在圆杆上转动,当盖板与定位块处于水平位置时,松开定位杆,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定位杆卡进定位孔内,盖板的固定,整个装置通过各组件的相互配合,使得插头体可以收纳在防护壳内,可以有效防止灰尘进入插头体的内部,且对防止插头体被重物压坏也有一定作用,提高了线束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瑞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瑞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821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