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封隔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72310.4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7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张玉彬;董乃仕;程婷;杜春晖;庄伟;靳永红;张宝贵;荣坤亮;涂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295 | 分类号: | E21B33/1295;E21B33/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刘华联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隔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封隔器,包括上锥体、中心管、卡瓦、下锥体、密封装置、液缸体、球座和下接头。其中,上锥体与中心管的其中一端连接,卡瓦、下锥体、密封装置和液缸体套设于中心管上。卡瓦的两端分别与上锥体和下锥体连接,密封装置分别与下锥体和液缸体连接。下锥体和液缸体分别预固定在中心管上。下接头与中心管的另一端连接,球座位于中心管内靠近下接头的一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隔器,能够防止封隔器打压后泄压的回弹力对管柱的破坏,能够承受井内较高的温度和压力。并且在工作过程中,能够随时进行油井的返循环洗井、加药等措施,解封容易和容易钻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井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隔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条件下,常规注氮气专用封隔器在投球打压座封过程中,管柱在井筒内会伸长,座封后,管柱内的压力泄去,管柱将会缩短,由于封隔器此时已经座封固定,因此管柱和封隔器就会承受很大的拉伸力,该力容易导致管柱或封隔器破坏。注氮气过程中由于温度和压力也在随时变化,所以管柱封隔器也经常承受较大的拉压力的变化而影响其性能和寿命。另外注氮气时,往往氮气中会伴有微量的氧气,氧气则会导致封隔器部分部件发生腐蚀或变形,从而导致解封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足,提供一种能够承受高温高压,不容易损坏管柱且容易解封的封隔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封隔器,包括上锥体、中心管、卡瓦、下锥体、密封装置、液缸体、球座和下接头。其中,上锥体与中心管的其中一端连接,卡瓦、下锥体、密封装置和液缸体套设于中心管上。卡瓦的两端分别与上锥体和下锥体连接,密封装置分别与下锥体和液缸体连接。下锥体和液缸体分别预固定在中心管上。下接头与中心管的另一端连接,球座位于中心管内靠近下接头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封隔器,入井至预定位置后,投球打压,释放密封装置后,此时卡瓦仍未坐封。当液缸体在压力作用下克服预固定阻力,压力释放之后,管柱处于自由伸缩状态,没有预应力的存在,因此这种先密封后坐封的结构形式能够防止封隔器打压后泄压的回弹力对管柱的破坏。当井内起压时,密封装置带动下锥体上移,下锥体胀开卡瓦,卡瓦外径增大,卡瓦牙卡死套管内部,从而实现封隔器坐封。并且当井下压力越大,由于密封装置存在井压助封作用,因此密封装置的密封就越紧,卡瓦与套管的锁定力就越大,所以能够承受井内较高的温度和压力。并且这种单向密封的结构形式,在工作过程中,能够随时进行油井的返循环洗井、加药等措施。当需要解封时,停止注氮,井下无压力推动密封装置,卡瓦处于自由状态,上提管柱,上锥体带动卡瓦上移,这个过程卡瓦回缩,从而实现强制解封,因此解封容易。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封隔器,由于卡瓦位于密封装置上部,一旦出现无法解封,只需要对卡瓦进行套铣就能够实现封隔器的自由提放,从而容易钻除。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还可进行如下所述的进一步地改进。
根据实用新型的封隔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密封装置包括密封体和密封胶筒。其中,密封体的其中一端与下锥体连接,密封体的另一端与密封胶筒连接。密封体通过套设在中心管上的连接体与液缸体连接,连接体的两端分别与密封体和液缸体连接。密封胶筒位于连接体与液缸体之间。
这种结构形式的密封装置结构稳固,且容易保证密封效果,在下锥体与密封体的配合作用下,使得密封胶筒撑涨,有效实现单向密封环空的作用。将密封胶筒布置在连接体和液缸体之间,能够对密封胶筒起到很好的定位和支撑作用从而进一步确保密封胶筒的密封效果。
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锥体、卡瓦和下锥体的外径尺寸相同。
这种结构形式能够防止封隔器在下井过程中被卡住。
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卡瓦为360度卡瓦。
通过采用360度卡瓦,能够进一步确保封隔器坐封严实,从而使得封隔器可以承受更大的拉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723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通道便携式采集仪
- 下一篇: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