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扇片式诱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71172.8 | 申请日: | 202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9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方华;孙大明;刘启梅;宋明荣;张芳;杨承玲;程仁群;张祖玉;徐蓉;李正新;黎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桔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14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仇倩倩 | 
| 地址: | 443300 湖北省宜昌市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扇片式 诱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扇片式诱捕装置,包括诱捕体和粘接于诱捕体表面的粘胶层,所述诱捕体包括连接在一起且不共面的至少两个诱捕片,所述诱捕体顶部连接遮盖部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扇片式诱捕装置,其具有至少两个诱捕片,外形类似杨桃,与球形诱捕装置相比,粘接面积增大,并且防水性能提高,具有更好的粘接效果和引诱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扇片式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害虫是影响其收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害虫中的实蝇为例,实蝇是国际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实蝇是植食性昆虫,每年5月底至7月初是其成虫产卵的活跃期,它们通过尾部的尾针将卵产到植物的果实当中,孵化的幼虫则危害果实。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治实蝇及其它类似害虫对果树的危害,在果树上悬挂了诱捕器,以引诱实蝇并将其粘附致死,防止产卵为害,从而能够提高果树的产量。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21406650.6的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新型害虫诱捕器,但是其为球体结构,引诱剂位于球体内部,依靠球体表面的通孔散发引诱剂进行诱捕,诱捕面积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扇片式诱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诱蝇球表面积小的问题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扇片式诱捕装置,包括诱捕体和粘接于诱捕体表面的粘胶层,所述诱捕体包括连接在一起且不共面的至少两个诱捕片。
优选的,所述诱捕体顶部连接遮盖部件。
优选的,多个所述诱捕片之间连接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诱捕体具有等角度分布的四个诱捕片。
优选的,单个所述诱捕片上或者两个所述诱捕片之间连接引诱剂容纳片,所述引诱剂容纳片构造有容纳引诱剂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引诱剂容纳片内容纳引诱剂。
优选的,所述引诱剂为食诱剂或性诱剂。
优选的,所述遮盖部件顶部设置用于安装的连接部件。
优选的,所述遮盖部件为平面或者曲面的遮盖板。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扇片式诱捕装置,其具有至少两个诱捕片,外形类似杨桃,与球形诱捕装置相比,粘接面积增大,具有更好的粘接效果和引诱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诱捕体;11、诱捕片;12、遮盖部件;13、引诱剂容纳片;14、连接部件;15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扇片式诱捕装置,包括诱捕体10和粘接于诱捕体10表面的粘胶层,所述诱捕体10包括连接在一起且不共面的至少两个诱捕片11,所述诱捕体10顶部连接遮盖部件12,单个所述诱捕片11上或者两个所述诱捕片11之间连接引诱剂容纳片13,多个所述诱捕片11之间连接加强筋15,所述引诱剂容纳片13构造有容纳引诱剂的空间,所述引诱剂容纳片13内容纳引诱剂,所述遮盖部件12为平面或者曲面的遮盖板,所述遮盖部件12顶部设置用于安装的连接部件14,连接部件14为连接柱、链接孔、连接环等形式中的一种,以便于将本诱捕装置快速安装的特定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桔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桔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711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自动酒瓶撕膜机的撕膜结构
 - 下一篇:一种超声穿刺标本及工具收集包
 





